2007年3月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模拟考试历史(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煮盐业的产生 D.纺织业的发展
2.下列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的某人及其后世子孙发迹的故事,你认为不可能的
A.因在战斗中杀敌有功,政府赏赐给他三十亩土地
B.通过他四年的辛勤耕种,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应服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购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他的后世子孙卖掉土地去经商,受到政府鼓励,最后成了大商人
3.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文字,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成吉思汗
4.重视“以德化民”,使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的历史时期是
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B.西周时期
C.西汉文景时期 D.西汉武帝时期
5.下列对汉朝历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与汉明帝时期都曾大规模地治理黄河
B.牛耕普遍采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小麦在北方已经普遍种植
D.东汉都城洛阳的人口在百万以上
6.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
A.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B.张骞出使西域
C.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D.丝绸之路开辟
7.东汉末年以后一直到西晋,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成为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北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环境恶化 B.北方长期战乱
C.南方自然条件好 D.北方人口太多
8.下列改革中,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罗斯福“新政”
9.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统一
B.都是短命王朝
C.所设中央机构都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
D.都开凿了运河
10.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B.用“交子”购物
C.种植占城稻 D.朋友送你《红楼梦》
11.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
A.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各国,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C.率领吐尔扈特族冲破沙俄阻挠,回归祖国
D.率领义军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1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科举制形成于隋朝
②唐朝时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③明朝时科举制发展成八股文
④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面四位历史人物中,对人类文化传播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骞 B.司马迁 C.宋应星 D.蔡伦
14.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15.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1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7.下列四位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重庆谈判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
18.能够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历史事件是
A.出席万隆会议 B.中美建交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作用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
20.侵略与反侵略贯穿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下列选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三角贸易”中的三角是指亚、非、美三大洲
B.章西女王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C.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大量财富
D.20世纪8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
21.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雅尔塔会议召开
22.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发明了新的事物和名词。下列名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的是 ①飞机 ②工厂 ③航天 ④汽车 ⑤互联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3.关于下面漫画隐含的寓意叙述最准确的是
A.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个人较量
B.美苏争霸势均力敌
C.美苏争霸的关键是军事实力的竞争
D.美苏争霸是经济军事实力的竞争,苏联明显处于下风
24.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除了日本自身的原因,其经济的发展还得意于
A.正确的经济政策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C.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D.美国的大力扶持
二、非选择题(满分52分)
2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焦点话题之一。就此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列举一位我国古代历史思想家及其为实现和谐社会提出过的设想或主张。(4分)
(2)唐朝初年的贞观年间,社会生产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之一。请你说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3)请你再举出一个唐朝和谐社会的典型时期的名称。(3分)
26.某中学四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的变化”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查询到以下三幅图片资料经过采访讨论,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假如你是他们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根据图片与表格完成以下问题:(13分)
表一 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根据图1,说出1950年,党和政府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2分)
(2)根据图2说明,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标志我国进入什么时期?(2分)
(3)根据表1说明,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做出了怎样的调整?(2分)取得了哪些成就?(5分)
28.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求得真正意义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潮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17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这一变化,中国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2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俄国、日本顺应这一历史趋势进行了什么社会变革?(2分)概述其共同点。(2分)
(3)你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如何经济全球化趋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