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同学们,你们好!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们走进了中国的近代。这是一段由沉沦走向光明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今天到了检验你学习成果,展示你聪明才智的时候了。只要你仔细审题、多思多想、沉着应答,把平常的水平发挥出来,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放松一点,相信自己的实力!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精挑细选(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其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栏,每题2分,共40分)
2、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却要把税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在哪件事发生后( )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签订
C.清政府被推翻 D.新中国成立
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5、同学们,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可是在近代史上,台湾曾一度被日本占领,台湾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给日本的?(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爱珲条约》
6、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7、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他办的实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京张铁路
C.大生纱厂 D.天津电报总局
8、1998年,北京大学举行了一百周年校庆,它在创办之时称为( )
A.京师同文馆 B.北京师范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9、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看电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⑨④
10、某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长沙
ll、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2、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
A.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3、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去
( )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14、假如你班要进行一次“红色旅游”,请选择一条与长征路线一致的旅游路线(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⑨遵义④吴起镇(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⑨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5、“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来诠释历史。张、杨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而“不悔”的根本原因是( )
A.蒋介石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策.
B.张、杨与蒋介石之间有利益冲突
C.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6、每当《国歌》唱起,我们会联想到一位著名音乐家,他是( )
A.冼星海 B.田汉
C.聂耳 D.徐悲鸿
17、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18、在武汉中山公园内,有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受降堂”。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部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的仪式。你认为这一仪式应该发生在哪一年?
A.1895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9年
19、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刘邓人军跃进大别山 B.解放南京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20、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 )
A.三大战役后 B.刘邓人军挺进大别山后
C.南京解放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二、图说历史(14分)
21、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发生的_______运动,它标志着中国______革命的开始。(4分)。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图二这里召开了________(地名)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分)
(3)图三反映的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与____、_____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2分)
(4)图四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地名)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三、感受历史,展望未来(22题18分,23题12分,共30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4分)
(2)请问国共两党60年前的第二次握手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3)国共两党时隔60年后的第三次握手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得到怎样的启发?(2分)
友情提示:本大题共有两个题目,请你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把握的题目做好就可以得满分。
四、归纳历史,提高能力(16分)
24、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老师要同学们谈感想,张三说:“欲哭无泪,太悲惨了,不尽的惨案,满目的鲜血!”李四说:“热血沸腾,太壮观了,数不精的英雄,名垂青史!”王五说:“发人深省,太深沉了,全民族的精华,都在求索!”
请结合材料,概括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线索,并说明此材料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什么精神?请写出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两例。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体段历史的感受。
25、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两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在学过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后,初二(三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
学生甲:洋务运动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客观上毕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是值得肯定的
学生乙:戊戌变法时,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中国早就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了
学生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其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请根据所学知识同答:
(1)历史诊所:你能诊断出上述同学的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改正过来(4分)
(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6分)
(3)说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写出每一阶段的代表性的人物各一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