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1.每年的10月1日-10月7日,我们都要放国庆长假。其历史根据是

A.为了庆祝国民党的失败           B.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为了宣告中国近代的落后         D.为了让全国人民更好休息

试题详情

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试题详情

4.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中,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罗盛教          C.邱少云               D.雷锋

试题详情

5.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提任某工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A.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试题详情

6.今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A.57周年           B.56周年          C.50周年             D.28周年

试题详情

7.2005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试题详情

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有

①原子能工业  ②航天工业  ③电子工业  ④石油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9.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试题详情

10.“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诗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什么现象

A. “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D.苏联背信弃义

试题详情

12.1958年,《人民日报》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A.有一定道理,只有敢想才能敢干

B.有道理,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发明

C.没有道理,虽然土地产量可以不断提高,但人的胆量是有限的

D.没有道理,人的胆量无限,但土地的产量是有限的

试题详情

17.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邓小平被批斗                   B.彭德怀被批斗

C.刘少奇被开除党籍               D.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

试题详情

19.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试题详情

21.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发展民族经济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引进外国资金

试题详情

2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82年中共十二大              B.1987年中共十三大

C.1992年中共十四大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试题详情

23.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年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

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B.“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试题详情

24.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试题详情

25.中国恢复对港澳行使历史主权的根本原因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邓小平概括提出“一国两制”

C.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D.英葡两国日趋衰落

试题详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0分,27题5分,28题14分,共计29分。)

26.(10分)下面A、B、C、D、E四位人物是谁?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优秀事迹。

试题详情

A              B              C             D             E

试题详情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29题10分,30题11分,计21分)

29. (10分)新华社21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请你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四次变革及产生的两种不同后果。据此你认为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试题详情

30.(11分)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请从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方面做答)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