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济宁市嘉祥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l 6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
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银AG B.铜Cu C.锌Zn D.硅Si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无色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一定相同
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又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C.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
6.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二氯化碳+水
C.氢气+氯气水
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8.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看颜色
9.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
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4:1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10.有mg溶质质最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将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一半 B.蒸发掉
溶剂
C.加入硝酸钾固体 D.加入
硝酸钾固体
二、填空与简答(共18分)
11.(4分)有以下粒子①水分子②氧分子③氢分子④氧原子⑤氢原子,请选择适当的粒子填空。(用符号表示)
在水通电时,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在反应过程中_______是可分的,分成_______和_______ ,在此反应中_______和_______是不可分的,只是重新结合形成新的_______和_______。
12.(5分)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友情提示:本实验采用灼烧铜丝的方法)
(1)为什么加热时,要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 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两个针筒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 mL空气,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mL,则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_______mL。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童同学在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注射器内剩余23 mL气体,而小宣同学的是28ml。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图中所表示的进行_______操作。
(3)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滤纸边缘要_________ (选填“高于”或“低于”)液面。
14.(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方法与实验室用KMnO4加热制O2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4)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 (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15.(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6.(5分)如下图是配制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_毫升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______处保持平衡。
(3)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应用(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5分)
17.(2分)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8.0%的KNO3。
(1)KNO3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要配制
化学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