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本溪市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测试

化学试卷

考试理化时间:150分钟  化学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共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3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自居易所写的《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所指的变化是(    )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试题详情

2.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一点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试题详情

3.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试题详情

5.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氢原子    B.氧原子    C.氢分子    D.水分子

试题详情

6.以下是小明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进行的总结,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必须加热                       B.必须用含氧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使用催化剂

试题详情

7.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试题详情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6ec8aac122bd4f6e,是利用了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试题详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跟氧气发生反应才属于氧化反应

B.物质跟氧化合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C.某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一定不是化合反应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试题详情

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市区某十字路口测定空气被污染的情况时,发现一氧化碳气体

   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

A.机动车排放的大量废气                      B.商店较集中

C.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D.人流量较大

试题详情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

试题详情

11.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氮气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闻气味                          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看颜色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试题详情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B.氢的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则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C.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试题详情

13.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18分,每空1分)

14.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用来做炸药的液氧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用来调味用的食盐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试题详情

15.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有一家兄弟多,它就住在我们周围:老大比较懒,长得壮,占得最多;老二憨态圆韵,拄一额头拐杖――我们人类可是须臾也离不开它;老三还是一群胞胎;老四却叫二什么……

(1)举出老大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老三中能充探空气球的兄弟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老二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及相对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用固体药品制取老二的一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均可)

试题详情

16.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气体。据此,请你判断与这瓶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7.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回答:

试题详情

 

(1)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稳定的最外电子层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8.请写出二种纯净物和混合物,井说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至少写出两点)。填写下

  表: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

第一点:

第二点:

举例

混合物

纯净物

 

 

 

 

试题详情

三、简答题(共4道小题,共计20分)

19.(3分)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世界。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油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变成液态充入钢瓶中,便于运输。

材料二:不论是固体碘,还是液体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证明分子另一性质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说明该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有白色固体生成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4分)市有关部门收到市民有关改善空气质量的大量来信,其中部分建议要点如下:①安排洒水车在城市主干道洒水。②关闭火力发电厂。③将燃烧的火力电厂烟囱加高。④加速城市燃气化建设,改烧煤气。以上四条建议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4分)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1)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是由_________色变为 ____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2)通过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哪些?(至少写两点)

试题详情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4道小题,共20分)

23.(4分)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或可能带来的后果:

(1)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所用的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用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读数时俯视读数,所量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忘记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量不足,则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含量1/5。(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试题详情

24.(9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有多种途径制取氧气,如:A.加热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相信你能在C处写出另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名称。

(2)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上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B方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则从下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

试题详情

(5)若用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试题详情

25.(4分)小聪和小明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试题详情

他们把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 看到有气泡从小孔中冒出,就收集了两瓶气体。第一瓶:采用上图所示的方法点燃红磷,有白烟生成。冷却后把右边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1/10。由此推断竹子中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竹子中这种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的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竹子中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竹子中该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的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6.(3分)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取的一组数据。

请你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用10ml制取150ml氧气时所需时间                  单位:秒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0%

试题详情

15%

试题详情

10%

试题详情

5%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二氧化锰催化、不加热

10

25

60

120

(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其分解速率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道小题,共6分)

试题详情

27.(2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青少年每次吸入的空气体积为0.6L,每分钟呼吸16次。则每个青少年一昼夜进行呼吸作用所吸入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__L。(结果保留整数)

试题详情

28.(4分)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原子的质量为,若A 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求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