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二)

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S:32     O:16    Na:23   Cl:35.5   Fe:56       Ag:108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图是奥运火炬“祥云”的用料示意图,关于这些物质及其相关的产物归类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丙烷(C3H8)属于单质                             B.铝合金属于纯净物

C.丙烷燃烧生成的水属于氧化物                   D.塑料属于无机物

试题详情

2.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A.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

试题详情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B.可燃冰用作燃料

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金刚石切割玻璃

试题详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B.硫酸钾与熟石灰混磨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给农作物施用KNO3能提供两种营养元素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粮食产量

试题详情

5.关于金属腐蚀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它们金属活动性强

B.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成铜绿

C.铝锅比较耐用,是因为铝锅表面有一层氧化薄膜

D.不锈钢制成的厨具不易生锈,是因为它不含铁

试题详情

6.湛江早期铁路的修建常利用化学反应来对铁轨进行焊接,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试题详情

7.为了防止汶川“5?12”地震灾后疫情的发生,解放军使用了大量的NaClO来消毒,在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7                        C.-1                     D.+2

试题详情

8.关于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B.大理石雕不怕酸雨

C.煤燃烧时应加入适量的石灰石,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D.废弃电池中通常含有的Hg、Pb元素,不污染环境,可以不回收

试题详情

9.朵朵“祥云”,熊熊圣火,燃起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关于“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在无氧气时也可以燃烧                      B.燃烧是物理现象

C.燃烧时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D.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试题详情

10.分析下表数据,下列关于广东省城市降水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年度

2005

2006

广东省城市降水pH均值

试题详情

4.66

试题详情

4.80

A.2006年和2005年降水总体都偏碱性            B.2005年降水的碱性比2006年更强

C.2006年酸雨污染程度比2005年减缓            D.2006年酸雨污染程度比2005年严重

试题详情

11.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

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不改变

试题详情

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试题详情

12.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质量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8

2

1

反应后质量/g

13

4

2

未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B.B物质是生成物

C.C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反应后D的质量是14g

试题详情

13.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A.用天然气代替汽油用作公共汽车燃料

B.执行国家的“限塑令”,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D.鼓励多使用私家车

试题详情

14.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试题详情

A                                 B                                 C                          D

第二卷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0分)

15.(2分)请回答:

试题详情

(1)在O、O2中,表示氧离子的是__________。

(2)下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6.(3分)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

(1)蔬菜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葡萄干            ②苹果                  ③大豆                  ④牛奶           ⑤米饭

(3)糖类是人体所需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

试题详情

17.(5分)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是丙烷。丙烷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

试题详情

(1)丙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一个丙烷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原子.

试题详情

(3)甲烷、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戊烷(C5H12)……、n烷()等分子结构相似的一类有机物,统称为“烷烃”。在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达)。

(4)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8.(5分)

(1)溶解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初中常见的液态干燥剂是__________,固态干燥剂是__________。(填名称)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平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试题详情

19.(5分)有甲、乙、丙三间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水中各含有硝酸铜、氯化锌和盐酸中的一种,现分别向这三间工厂的废水滤液中加入表面磨光的铁丝,观察现象:

(1)甲厂的滤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厂废水含__________(填名称,下同)。

(2)乙厂的滤液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则乙厂废水含__________。

(3)丙厂的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些反应说明铁、锌、铜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试题详情

三、解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17分)

20.(7分)实验室中用CO还原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得到铁,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试题详情

(1)开始实验时,A装置中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

(2)CO还原Fe3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可分离得到__________,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又可分离得到__________。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1.(10分)下列框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H是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

试题详情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有气体X生成,则Ⅰ为_________;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没有气体X生成,则G与F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

试题详情

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1分)

22.(12分)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试题详情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_,点燃该仪器时要注意绝对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序号)。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 (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率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1)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是”或“否”)。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闭活塞,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_,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试题详情

                   

(4)若要得到干燥的CO2,上图(2)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图(2)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他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5)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生石灰来制取氨气(NH3),若用图(1)装置,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3.(9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下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下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试题详情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ㄍ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ㄍ5。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4分)

试题详情

24.(6分)诺氟沙星胶囊主要成分是诺氟沙星(化学式为C16H18F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319),适用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及其他沙门菌感染。计算回答:

(1)诺氟沙星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诺氟沙星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每盒诺氟沙星胶囊共有两板,每板9粒,每粒100mg。某肠道感染患者,每次服用300mg,每天三次,连服两天,病情痊愈,则该患者两天共服__________盒诺氟沙星胶囊。

试题详情

25.(8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某味精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和少量的氯化钠组成。为了测定该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味精样品5.5g,溶于蒸馏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谷氨酸钠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沉淀1.35g。计算:

(1)该味精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到1%)

试题详情

(2)食用该味精3.60g,能为人体提供多少g钠元素?(结果精到0.01)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