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鱼 B.香蕉 C.蔬菜 D.玉米
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油脂变质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酸雨雨水 D.生理盐水
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B.人造骨――钛合金
C.塑料食品袋――聚乙烯塑料 D.羊绒衫――合成纤维
5.我市花果山盛产云雾茶。走近茶叶加工现场,就会闻到浓郁的茶香,其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D.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C.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
D.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人体无害
8.《扬子晚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9.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
C.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10.从下列实验现象所获得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装有无色气体的试管靠近火焰产生爆鸣,不能说明无色气体一定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仍显无色,说明溶液呈酸性
C.在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遇明火发生爆炸,该粉尘一定是面粉
D.向某溶液中加入镁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6H12O6 +
6O2 6CO2 + 6H2O B.2Fe + 6HCl === 2FeCl3 + 3H2↑
C.2KMnO4 K2MnO4 + MnO2
+ O2↑
D.C +
2CuO
2Cu + CO2↑
12.艾滋病的蔓延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社会公害。2005 年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HI-1病毒(艾滋病毒)、SARS病毒。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④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化学电池在通信、交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废弃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苏移动“绿箱子计划”全新升级,以此呼唤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共同关注环保问题。下图是我市新浦海连中路营业厅里放置的回收废手机及电池等配件的“绿箱子”。关于回收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收废电池主要是为了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废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一旦渗漏出来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C.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
D.右侧“绿箱子”上的“ ” 是回收标志
14.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2CO+O22CO2 B. N2
+3H2 == 2NH3
C. C + O2CO2 D. H2+Cl2
2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