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将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购置低污染排放公交车辆的补贴预计达1600万元。下列说法与改善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抑制过快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

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

C.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

  D.提供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利

试题详情

2.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A.蔗糖         B.汽油        C.油脂            D.石蜡

试题详情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是

A.氧气(O2)   B.水(H2O)     C.乙醇(C2H6O)  D.氯化钴(CoCl2

试题详情

4.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3 。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6

试题详情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试题详情

6.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弹簧夹       B.坩埚钳      C.铁夹           D.试管夹

试题详情

7.下列物质名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A.氢气(H)                   B.碳酸钠(NaCO3)    

C.氢氧化铁[Fe(OH)2]            D.五氧化二磷(P2O5

试题详情

8.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乳酸基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较低廉且广泛

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试题详情

9. 某有机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R + 13O2 8CO2 +10H2O。

   根据质量守定律,R的化学式为

A.C4H10          B.CH4        C.CH4O        D.C2H4O2

试题详情

1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试题详情

11.下列有关对自行车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蒸发海水得到粗盐             D.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试题详情

12.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

A.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                  

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

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试题详情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把碘酒滴入米汤,米汤呈现蓝色

C.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D.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试题详情

14.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           B.碳           C.铁、碳混合物     D.硫酸亚铁

试题详情

15.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试题详情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化学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试题详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a-35.5

试题详情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7分)

16.(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纯碱C.天然气、D.硝酸钾、E.纤维素、F.维生素、G.盐酸、H.硫酸这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 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5)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6)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试题详情

17.(5分)试选用“>” 或“<”或“=”填空。

(1)酸雨的pH            蒸馏水的pH;

(2)碳原子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钠的金属活动性            铝的金属活动性

(4)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氧气的体积分数;

 (5)将5g碳酸钠粉末加到9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充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100g

试题详情

18.(2分)为了将汽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用NH3与NO反应,其

试题详情

化学方程式为:4NH3 + 6NO5N2 + 6H2O;在通常状况下,依据左式前后顺序,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试题详情

19.(4分)请用直线将下面左、右两列中有对应关系的项目连结起来。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3分)

20.(9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或回答问题。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

                                                        (          )。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的反应:

                                                          (          )。

(3)生石灰与水生成熟石灰的反应:

                                                                     

 此反应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放出”)热量。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问:为何一般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少量二氧化碳,却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较多二氧化碳?

答:                                                                       

试题详情

21.(3分)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它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酚酞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

    b.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g。将50gNa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时NaNO3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          g,此时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等于         %。

通电

试题详情

23.(3分) 某工厂以流量为Q1排出含硫酸a%的工业废水,现在往该废水中注入含氢氧化钠

    b%的工业废水将其酸性中和后再排出。要使处理后的废水pH 约为7,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流量Q2(结果用分式表示)。(已知:Q1、Q2代表单位时间流经溶液的体积,且含酸废水的密度和含碱废水的密度均为ρ)

试题详情

24.(5分) A是绿色粉末,G是蓝色溶液,X为常见的稀酸,B、C、D、E、F、H和Y中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试题详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                ,E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④                                                        

试题详情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5.(5分)(1)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试题详情

   

(2)利用(1)的结论,通过观察左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                      

②框内NaCl质量分数为                   

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                                                                                               

试题详情

26.(5分)以下图示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丁图表示氯化钠在某有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

试题详情

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2)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方法

(3)由甲、乙得出:                     也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陡斜程度。五、(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27.(4分) 下表中有4组物质需要鉴别,试选择合理答案的序号填下表空格中。

待鉴别物质

检验用试剂或操作

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

被检验出物质

硝酸铵与氯化钠

熟石灰(混合加热)

 

硝酸铵

蒸馏水和稀醋酸

 

溶液变红

稀醋酸

鸡蛋清与洗洁净

 

产生黄色沉淀

鸡蛋清

浓硫酸与稀硫酸

溶于水

 

浓硫酸

★检验用试剂或操作:①浓硫酸(微热)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       ④饱和硫酸铵溶液

★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

A.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溶液温度降低

C.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溶液温度升高

试题详情

28.(5分)

试题详情

请根据本小题A、B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                                                                      

  (4)如B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试解释原因。

答:                                                                          

  (5)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能否用用水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请说明理由。(已知:通常状况下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答:                                                                          

试题详情

29.(5分) 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练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图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3)乙图中高炉练铁时焦炭的作用是

     ①                    ;②                  

(4)为什么乙图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

     答: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30.(6分)“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试题详情

(3)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

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昨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

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 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试题详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