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300分)
命题人:吉安一中 戴黎辉 新干中学 刘均冰 遂川中学 郑连生
吉水中学 刘苏莲 永丰中学 聂绍香 井冈山学校 谢国庆
审校人:吉安市教研室 李庐? 周翠翠 匡美兰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
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地质灾害景观图(图1),回答1~3题。
1.图示地质灾害为
A.泥石流 B.地震
C.滑波 D.山崩
2.图中甲、乙、丙、丁四人逃生路线错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该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有
①山高沟深,地形陡峻②开山炸石,破坏坡体平衡⑧地表岩石破碎,结构松散④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图2),回答4~5题。
4.在图B中①②③④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和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A.①大棚蔬菜②有机茶 ③饲料作物 ④花卉
B.①有机茶 ②花卉 ⑧大棚蔬菜 ④饲料作物
C.①饲料作物 ②大棚蔬菜 ③有机茶 ④花卉
D.①花卉 ②饲料作物③有机茶 ④大棚蔬菜
5.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交通的发展
C.技术水平的提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008年,全球发生大规模的金融风暴。为应对这次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国政府出台多项针对性措施,其中包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据此回答6~7题。
6.受此政策的影响,下列企业将直接受惠的是
A.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B.石油化工企业
C.箱包、玩具企业 D.软件开发企业
7.国家出台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②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⑧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出口
④促使企业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右面两区域图(图3),回答8~9题。
8.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N河水位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D.N河水量丰富
9.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
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下图(图4)中大圆为晨昏线,P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O点线速度为
A.此日在北京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南迁徙
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高值
D.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11.若图中日期为8日和9日,则北京时间是
A.8日2时40分 B.8日21时20分
C.9日2时40分 D.9日21时20分
12.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关羽,名羽,字云长;张飞,名飞,字翼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羽与张飞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张飞的称呼应是
A.羽、飞 B.羽、翼德 C.云长、飞 D.云长、翼德
13.下列古币中,你认为属于假币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近来对圆明园是就地保护还是易地重建的争
论一时蜂起。看到圆明园遗迹(如图6)你会想到
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荣
②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③“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④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大肆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
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②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③实现目的的手段
④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高考资源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②具有空前广泛性的全民族抗战③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既联合又斗争高考资源网
A.①②④ B.①②⑧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应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18.《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④中国政府主张两岸共同发展
A.①②⑧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是高考资源网
A.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民个体私有制
B.大搞人民公社,建设农村集体所有制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0.因为拿破仑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一结论”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2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开辟国内市场 D.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
22.20世纪60年代,西欧流行“要贸易,不要援助”的说法,这从根本上反映了西欧国家
A.对冷战政策的厌恶 B.要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C.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态势已形成D.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形成。其显著的新特点是
A.将农业和工业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B.人类社会发展的观念从注重数量和速度转向注重效益和生活质量
C.将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高考资源网
D.重视社会科技和教育,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24.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会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材料中提到的“十万法郎”是
①房子的价格②房子的价值③房子的交换价值④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则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极度富裕
27.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下列经济活动中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形式的是
A.某公司赊购国外的生产设备,并以所生产的产品偿还设备款
B.某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再出口
C.某公司与外国的一家公司相互购买对方等价的商品
D.某公司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洽谈生意,进行进出口交易
28.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高考资源网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
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
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
29.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0.漫画中这类现象,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干部利用职权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
③个人主义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极大
④个人主义任其发展必然导致违法犯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因难……”据此回答32-33题。高考资源网
32.从报告中我们看1ti党把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是因为
A.任何国家活动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农民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C.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3.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作为各级政府必须
①切实履行好各项职能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坚持“三权分立”的原财,加强互相监督④把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某围有三个政党组成联盟共同执政。后来,由于其中一个政党撤回了对其联盟的支持,使执政党在议会中成了少数派,总理被迫提出辞呈。该国的政体和政党制度是
A.议会制共和制和多党制 B.民主共和制和两党制
C.总统制共和制和多党制 D.议会君主制和两党制
35.近年来,被称为“21世纪政治瘟疫”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这表明
A.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不再构成威胁高考资源网
C.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D.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36分)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10分)
(2)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
A、B地区的土壤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出现该问题的
季节是什么季节?(4分)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
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6分)
(4)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
(10分)
(5)近年来,C处附近的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
该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6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康是孙吴、东晋、宋、齐、粱、陈六朝建都的地方,人口不断增加,到粱武帝时有二十八万多户,若以平均每户五口计算,可达一百四十多万人。
-摘自南开大学历史系编《中国古代史?上》
(1)根据材料一,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康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它反映了当时我国人口移动呈现怎样的趋势?这种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材料二: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令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包括华裔在内的有2300多万人,其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摘自《文化地理学》
(2)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会出现一个高潮?试分析后来向海外移民大幅度
减少及鸦片战争后又逐渐恢复的原因。(6分)
材料三:农村人口大量迁移伦敦,一定程度上使农村自身的人口压力减缓,并使农村劳动力相对缺乏,这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和所有制关系的转型,使英国农牧混合经济结构得以确立发展,推进了英国农业现代化……据统计,仅以1600年到1700年的100年里,伦敦吸收了9000000移民,即抵消了英格兰人口自然增长数的80%,而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农村地区自然增长的人口。
-赵煦《试析转型时期伦敦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转型时期英国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影响。(6分)
材料四:埃利斯岛移民站在世纪之交美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外来移民大潮中应运而生。仅建站第一年(1892年),就有445987名移民进站。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初至一战爆发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移民巅峰时期,其中1905、1906、1907、1910、1913和1914年,每年入境移民逾百万。仅1907年就有l00多万人抵达纽约,其中866660人分流至埃利斯岛。移民站工作量负荷之大可想而知。高考资源网
―王寅《埃利斯岛移民接收站与美国移民政策的重大改革》
(4)据材料四,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移民的特点,概述移民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6分)
(5)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移民问题的认识。(4分) 高考资源网
38.(32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过程中,某企业在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企业的每一项战略、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考虑其对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设计上优先选择节能、无污染的材料,制造出必须达到国际环保标准产品,对废旧产品实行回收制,并号召企业员工树立环保意识。
材料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示意图
注:人类文明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文明结构不同。
(1)结合材料一,分析企业承担朴会和环境责任有何经济意义?(1O分)
(2)阅读材料二,谈一谈人类不断改变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论启示。(10分)
(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12分) 高考资源网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0分)
材料一: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一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7期)
材料二:“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高考资源网
材料三:
(1)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12分)
(2)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材料四:西藏,《禹贡》雍州之域。汉为益州沈黎郡徼外白狼、乐土诸羌地……唐为吐蕃,始崇佛法。既而灭吐谷浑,尽臣羊同、党项诸羌,西邻大食,幅员万余里。唐未衰弱,诸分散。宋时朝贡不绝。
元世祖时,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仍置管民万户诸可抚辑之。以吐蕃僧帕克斯巴为大宝法王、帝师,嗣者数世。弟子号司空、国公,佩金玉印者甚众。
明洪武年,以摄帝师纳木嘉勒藏博为炽盛佛宝国师,给玉印。置乌斯藏指挥司及宣慰司、招讨司、万户诸官,多沿元旧……寻改乌斯藏为行都指挥司,以班竹儿藏为乌斯藏都指挥使,自下皆令世袭……高考资源网
……(顺治)十年二月,(五世达赖)归,复御殿赐宴,命亲王硕塞偕贝子顾尔玛洪、昊达海率八旗兵进至代噶,命礼部尚书觉罗朗球、理藩院侍郎迭席礼赍金册印,于代噶封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清史稿-第五百二十五卷?列传三百十二
(3)中央政府什么时候开始对西藏的正式管辖?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高考资源网
材料五:谨案,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章程及大臣奏议均已分载各门。谨遵照原案,篡成条例,汇为一门,以便检查。
一、镇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祥额尔德尼平等……
地理部分
1.A 2.D 3.D 4.C 5.D 6.C 7.B 8.A 9.B 10.A 11.B
36.(1)地貌特征:地表黄土覆盖(2分);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分)
地质作用:黄土覆盖是南于风力的沉积作用而成。(3分)
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而成。(3分)
(2)次生盐碱化(盐渍化)(2分) 夏秋季节(2分) 高考资源网
(3)大量引水灌溉,造成河流的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使河流遭受污染;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6分)
(4)包兰线(2分)铁路线基本上沿着河流(黄河)谷地行进(分布)。(2分)地势低平,工程量小,筑路费用低;
沿线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较发达、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相对密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
进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6分)
(5)呈点、线状分布,面积小而分散,邻近城镇或工矿开发区;(3分)由于在开采矿产(煤炭)以及城镇和道路基本建设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污染水源及弃士弃渣等造成的:(3分)
39.(1)①横断山区错综复杂的自然地带性,使不同的地区形成了独立的自然区域,在各自然区域生活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文化、风俗。(4分)
②横断山区大山大河相问排列,山高水急,各族群之间很难联系、沟通,各自局限在相对独立的区域。(4分) 高考资源网
③横断山区交通艰难,其他文化难以进入,使该区域的文化很难被同化。(4分)
(2)茶树适宜在温暖湿润的酸性土壤中,多云雾天气更佳;西藏地处高原,大部分地区气候高寒,降水少,空气干燥,不适合茶叶生长。(4分)
藏民以种植青稞、饲养牲畜为主要农业活动:其膳食结构以糌粑、酥油、牛羊肉为主,缺乏蔬菜。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能够分解脂肪,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喝酥油茶的生活习惯。(4分)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48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
B
C
C
A
D
D
D
A
A
D
B
二、非选择题(52分)
37.(32分)(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阳大量南迁:建康是当时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4分)趋势:北民南移(2分)影响: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4分)
(2)向海外移民出现高潮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扩大了影响,许多人出海外谋生。(2分)
后来减少的原因: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2分)逐渐恢复的原因:《北京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出国”,列强借此掠夺,拐骗华工。(2分)
(3)主要原因:英国农村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2分)影响: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用劳动力。(4分)
(4)特点:外国移民大量涌入美国。(2分)作用:为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技术和经验,使美国成为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4分)
(5)移民的到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分)首都和中心城市是移民相对集中的地区。(2分)(只要言之成理,且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39.(20分)(3)元朝开始。(2分)元朝在西藏设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管民万户等官吏。(4分)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行政事务。(2分)
(4)地位:地位与达赖和班禅平等。(2分)主要职责:负责西藏地区官员挑选、对外交涉、军队训练及边界巡视、监督达赖、班禅灵童转世等事宜。(18分) 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2分)
政治部分
一、选择题(48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A
B
A
C
A
D
C
C
B
A
A
二、非选择题(52分)
38.(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2分)企业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2分)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2分)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
(2)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要坚持实践的观点,落实科学发展观。(4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扩展。(3分)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
(3)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叉是义务的主体。(2分)公民应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监督权,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积极为建没生态文明建言献策;(3分)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方式。(3分)
②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既改善内身生活质量,又建设生态文明。(4分)
39.(5)原因分析: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分)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藏的投入。(4分)
(6)①立足西藏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制定正确的政策,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3分) .
②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3分)
③西藏地区既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又利用中央和其它地区的扶持与帮助,体现了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3分)
④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1分)
(若能从“联系观点或发展观点”分析,可酌情给1-2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