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德州市陵县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

化学试题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注意:本试卷分为I、Ⅱ两部分,I卷为选择题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相应位置。全卷共50分。

所需原子量:H―l       O―16     C―12     Mg―12  Fe―56    Zn―65   Cl―135.5      K―39

I卷(选择题部分共1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l―6小题每小题l分;7―12小题每题2分。共l8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这里的丝主要成分是(    )

A.塑料丝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油脂

试题详情

2.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下列关于R离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试题详情

3.在水溶液里,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是(    )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4.(化学式为)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

试题详情

B.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试题详情

C.每个分子量含有6个C原子、8个H原子、6个O原子

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试题详情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水银                      B.青铜                      C.18K黄金                D.焊锡

试题详情

6.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气体,打开瓶盖,你会发现泡沫喷出来,喝了啤酒又常常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试题详情

7.将一瓶盐酸二等分,分别倒入两个试管,加入等质量的Mg、Zn,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若Mg、Zn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用a、b表示,a、b两者大小关系为(    )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试题详情

8.用25%的溶液与5%的溶液混合配制10%的溶液,则混合时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    )

A.3∶1                      B.1∶3                      C.1∶5                      D.5∶1

试题详情

9.生活中用的蜂窝煤球比球状或块状的煤球燃烧的好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可增加煤燃烧的热值                                 B.可降低煤的着火点

C.可增大空气中氧的含量                             D.使煤与空气接触面增大

试题详情

10.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B.使用红磷的量多与量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红磷一经燃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D.红磷燃烧消耗容器内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试题详情

1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和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试题详情

D.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

试题详情

12.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相对应的是(    )

试题详情

A.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试题详情

B.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C.向一定质量的硝酸和硝酸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32分)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16分)

1.(4分)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到“先”“后”,如果把“先”与“后”的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请写出下列几种情况的“先”与“后”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                       

②实验室制取气体                            

试题详情

③点燃等气体                             

    ④稀释浓硫酸                                  

试题详情

2.(7分)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1%,C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晶体,D元素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阳离子带2个正电荷。请回答

(1)A元素单质的化学式            ,D元素阳离子的符号           ,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试题详情

(2)由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                              

(3)C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分别是                  。三种物质化性相同而物性不同,其原因是                              

试题详情

3.(3分)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下表列出了四种可被活性炭吸附的气体的有关

数据。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氯气

相对分子质量

28

32

44

7l

沸点/℃

-l96

-l83

-78

-34

被1 cm3活性炭吸附的气体体积/cm3

11

35

97

494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常温下气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         。可被单位体积活性炭吸附的体积越       ,根据以上规律预计氯化氢的沸点介于        两种物质沸点之间。

试题详情

4.(2分)碳酸氢铵()是农民常用的化肥,易溶于水,易受热分解,与碱性物质反应放出刺激性气体,则施用和存放碳酸氢铵时应注意的几点是:          

试题详情

三、实验与探究(共12分)

1.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l2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III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试题详情

实验记录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it/g

试题详情

l5.8

试题详情

182.3

试题详情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试题详情

l4.4

试题详情

184.1

试题详情

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III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试题详情

2.(6分)回收废旧干电池、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面是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回收废旧于电池意义的过程(片断),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报告。

[提出问题]废旧干电池的组成物质有什么(干电池的主要组成示意图见图2)?

试题详情

[活动探究]电池中含有的材料有哪些?请各举一例:金属       ;非金属       ;……   

[活动探究2]电池的内容物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阴离子?

试题详情

[猜想l]小组中一同学在剥开电池锌壳时,闻到一股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他提出:电池的内容物中含有

试题详情

[设计方案l]取少量白色糊状物与固体混合置于试管中,加热,用       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到         ,证明上述猜想正确。

试题详情

[猜想2]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方案2]为了验证猜想2,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中相应内容。

[结论]上处实验证明,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主要是:        (一种盐)和       等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交流与讨论]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你认为电池内容物有无回收价值?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表1实验记录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相应的结论

试题详情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中,静置,过滤。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不变蓝色

――

试题详情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稍过量的          

无明显现象

试题详情

没有存在

试题详情

3、再向第2步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少量的        溶液

               

试题详情

没有存在

试题详情

4、向第3步所得溶液中再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存在

试题详情

5、取白色糊状物,滴加少量碘液

有蓝色出现

则说明有        存在

试题详情

四、计算题

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结果精确到0.01)

试题详情

      题目:已知将10g和2g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10g+2g-7.2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的质量是       g。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