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休憩 收讫 修葺 自古迄今 锲而不舍
B.马厩 灵柩 内疚 既往不咎 不落窠臼
C.喟叹 馈赠 岿然 振聋发聩 功亏一篑
D.衔冤 船舷 玄理 老少咸宜 弦外之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谙熟 按部就班 寒暄客套 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B.折叠 真知灼见 淹没不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徇情 纵横捭阖 墨守成规 不分青红皂白
D.安祥 翻云覆雨 纰漏百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讲话写文章都要言之有物,不要在字面上过于 ,要说得朴实点,要代表你的性格,表达你的心声。
②穿名牌,吃美食,配备高档娱乐和通信用具,盲目追星……这些实在不应成为新世纪都市中学生们 的消费风尚。
③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系列新产品,但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要想办法 到一笔巨额贷款,解决这一问题。
A.雕琢 推求 筹措 B.琢磨 推崇 筹划
C.雕琢 推崇 筹措 D.琢磨 推求 筹划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B. 梁朝伟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英雄》中扮演的剑侠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
C.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D.百名教授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果戈里的《巡按使》,让演员直接对看客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话删去了)。
B.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请来三位“问不倒”:第一位把全国列车时刻表倒背如流;第二位对全市公交线路烂熟于胸;第三位则把《新华字典》一字不落记在脑子里。
C.本课程可选择的内容专题,可包括民族、氏族、姓氏、宗教、风俗、天文、地理、历法、纪时、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
D.人言可畏么?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
7.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空本难图”的 “空”,指画面的空间;“实景清而空景现”,指对自然的真实景物的描绘要少,从而留出空白来。
B.如果把画面的景物位置摆错,那就会使景物显得多余,如果能做到虚实搭配得当,即使空白处也显得很精妙。
C.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即使有,也是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这跟西方的舞台表演方式是不同的。
D.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舞台艺术如果一味追求自然主义的逼真,未必能够产生艺术的美感。
8.下列对“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演员在演出时不需要实在的布景,凭真切的表演就可以达到神奇的境界。
B.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让演员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而达到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
C.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让演员创造出逼真的情景而使剧情出神入化。
D.用逼真的空景,让实在的布景显得清雅而使剧情出神入化。
9.对“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戏曲演员的服饰非常华丽,即使舞台上不设置布景也不受影响。
B.指演员通过灵活的表演程式和手法,用自己的身体勾勒出符合剧情的布景。
C.指人们忘掉对于剧中布景的要求,让着装漂亮的演员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
D.指通过演员的表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而使“空景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为假黄缣制暑服 假:借。
B.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 侪:同辈、朋辈。
C.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 赍:携带。
D.太祖幸其第 幸:庆幸、欣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死不惧,独不念麾下将士乎? ②独不怜公子姊耶?
B.①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①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①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魏仁浦为人“宽厚”的一项是
①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
②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
③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
④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
⑤世宗朝近侍有改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
⑥浦从容上言,俾隶诸军,军中无滥杀者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仁浦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但志向远大,在辞别母亲去洛阳时沉衣河中,发誓不能显贵就不再渡河回来。
B.魏仁浦的政治才能早在于枢密院任职时就已显现,当时魏帅杜重威对他也十分器重,希望他去任职,但他不为所动,而去投靠了汉祖。
C.隐帝采用李邺等人的计谋,密诏谋害王殷、周祖等人,当时澶帅李洪义将此消息透露给周祖,周祖向魏仁浦求救,魏仁浦密授机宜,终于使周祖化险为夷。
D.世宗即位,魏仁浦随其征讨高平,在世宗危急时刻,魏仁浦为他出谋划策,终于战胜敌人,世宗对魏仁浦大为赏识,特地破例赐他以器币鞍马。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8.通观全文,文末“犬儒精神”和“另一种精神”分别指什么,试作概括。(4分)
答:
19.结合文意,说明为什么说“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理解的”。(4分)
答:
20.文中 “知天”“恨命” 在曹丕身上如何体现,试分条概述。(6分)
答:
21.下列是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曹丕和江淹的两篇文章为引子和线索,在对魏晋精神的肯定和赞扬中中肯而委婉地批评了当代某些人身上的犬儒精神,对改变这种精神寄予了热切的希望。
B.第六段中“把死亡当做返照人生的一个坐标”的比喻含义隽永,突出了魏晋时代人们对死亡意义的深刻认识。
C.本文结构上由总而分,再由分而合,章法严谨;写法上对魏晋精神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语言上,质朴与绚烂结合,风格多样。
D.用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之语并加以翻新,准确揭示了魏晋士人看透了死亡的本质,也就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所在,因而也就更加珍视生命的心态和精神实质。
E. 作者将《五
答:[ ] [ ]
六、(12分)
22.下面是一则简讯,请将它提炼概括为一句话新闻。(4分)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今天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有记者问:美国务院近日发表《2004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提出批评。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刘建超说,美国务院发表的所谓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无端指责。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他说,中国的人权状况如何,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扩大民主、加强法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人民享受各项人权的水平全面提高。 他说,希望美方多关注一下自己的人权问题,多做对恢复中美人权对话与交流有益的事。
答:
23.
答:
24.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4分)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忍一时风平浪静”,又有“是可忍孰不可忍”;有 ,又有 ;有
,又有 ……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不可走极端。
七、作文(60分)
1.B (A项,“锲”读qiè,其余读qì;C项,“岿”读kuī,其余读kuì;D项,玄,读xuán,其余读xián)
2.C(A项,“辨”应为“辩”;B项,“淹”应为“湮”;D项,“祥”应为“详”)
3.C(①雕琢:过分地修饰文字。琢磨:加工使文章精美。②推崇:十分推重。推求: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来探索道理、意图等。③筹措:设法弄到钱款、粮食等。筹划:想办法,定计划。)
4.D(琴瑟失调:比喻夫妇不和。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 塑造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厚此薄彼: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一般用于对人、单位、集体。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5.D(A项,句外括号,句号应在括号内;B项,分号应改为逗号;C项,“风俗”、“纪时”、“文献”后的顿号均改为逗号)
6.A(B项,“极光”应在“一方面”之前,C项,“气候”指长时间的气象情况,不能与“一天”搭配,D项,“不能像陆游辛弃疾那样有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应与“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对调)
7.A(错在“空,指画面的空间”)
8.B(A项,错在“不需要实在的布景”;C项,“让演员创造出逼真的情景”有误;D项,“让实在的布景显得清雅”理解有误)
9.D(A项,“戏曲演员的服饰非常华丽”不对;B项,不是“用自己的身体勾勒出符合剧情的布景”;C项,只有在“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之后,才能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
10.C(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
11.D(“幸”,皇帝到某处)
12.C(①“以”认为,②“以”因为)
13.B(①讲任职的勤勉,②讲对汉祖的拥戴,③言其谋略)
14.B(“政治才能”说法错)
15.(1)两次上表皇上,请求告老还乡,(皇上)没答应。
(2)做子女的不能供养母亲,竟使得慈母通过借贷来给我做衣服,我能安心吗!
(3)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他们的愤怒之心,(这样)你不但可以自己免祸,也可替杨、史二人申冤。
16.(1)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2)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郑词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17.(1)其身正,不令而行 (2)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4分,每一要点2分)“犬儒精神”,指当代人身上存在的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另一种精神”指魏晋精神,即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精神。
19.(4分,每一要点2分)(1)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2)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尽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最美境界,因而留下无限遗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意思对即可)
20.(1)直视死亡,谈到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然遭瘟疫而死的情况,他竟然用了这样的语句:“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而此诸子,化为粪壤”(知天);
(2) 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至急得终夜难以成眠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恨命);
(3)同时,他更对自己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恨命)。
21.A D(B项,想并非对“意义”的认识,而是一种对待死亡的态度;C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无依据,语言“绚烂”之说也不妥;E项,作者要否定的是今人对作品的态度,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思想情调)
六、
22.中国坚决反对美国无端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
23.示例:
①同在蓝天下 真情铸方舟
②爱心无国界 真情满人间
③海啸无情人有情 奉献爱心无国界
24.示例:
①“威武不屈,富贵不淫” “大丈夫能屈能伸”或“好汉不吃眼前亏”
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③“兼济天下” “独善其身”
④“江山不移” “随遇而安”
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百无一用是书生”
25.参照高考作文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