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德州夏津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总计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虽然只是一条僻( )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的烦nǎo( ),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chí( )骋,融( )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阳光”的本义,从字面上就可以明白,即太阳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感情色彩上不含褒贬,是个中性词。如“温暖的阳光、阳光灿烂”等等。今天,由于社会的日新月异,这个词语,也在发展变化,使我们在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阳光”一词带给我们的丰富含义。下面三个例子中,“阳光”分别有了怎样的含义呢?请你选两例给予恰当的解释。(2分)
①一条竖花色的直身背带短裤,可以有很多件T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很青春的感觉。
②马书记说:“冯乡长帮凤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
③“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
我的解答:
第_______例,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例,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出现一条标语:“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了。其实,对原有的这条标语,在中间加一个标点使其意思变得相反,你认为他是怎样添加的标点,请用恰当的标点符号表达出来。(2分)
有 粮 不 卖 给 解 放 军 吃!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快乐固然兴奋,痛苦会更加美丽! B.痛苦固然兴奋,快乐会更加美丽!
C.痛苦固然兴奋,快乐又何尝不美丽? D.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6.名著导读。(4分)
《水浒传》中行者________(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__________(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深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________(人名)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后,他接老母亲上了山,于是________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7.诗文默写。(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3)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象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涉世家》中运用比喻表现陈胜在年少时期就已经树立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蕴含其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0分)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一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二、阅读。(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