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中国区域地理第四节青藏地区

作者:曹彦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制作青藏地区简易地形模型,并说出该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通过模型制作及计算分析出该地区地高天寒的自然特征。

  3.能根据自然特征,结合地图和模型说出该地区河湖、人口、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分析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和牧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

  发现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图、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每组一幅),实验托盘(学生每组两个)、已经调匀的812腻子粉(学生每组一盆),空白小旗(学生每组若干)、景观图片、投影片、录像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两幅景观图――长江中下游景观及青藏高原景观。

  展示“中国地形图”,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青藏高原贴A、B两个纸片。

  【设问】这两幅景观图哪个是A地景观?哪个是B地景观?

  【设问】B地是在什么地区?(青藏高原地区)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 青藏地区

  【设问】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海拔差异大)

  【设问】请你们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学生讨论、回答。

  【启发】请各组同学按照每厘米代表100米的垂直比例尺在两个托盘里用821腻子粉分别堆放两个土堆代表这两个地形区。

  学生动手感知两地高度差。

  【设问】你们感觉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设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学生计算并回答。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

  【板书】

  在“中国地形图”上把C 、D 两个纸片分别贴在经度相同的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齐。展示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齐两地典型景观之图片。

  【设问】这两幅景观图哪个是 C地景观?哪个是 D地景观?

  【设问】为什么经度相同的两地景观会如此不同?(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

【设问】青藏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状况会如何?(旱)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青藏高原的位置: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那么青藏地区的范围如何呢?

  【启发】请你们把刚才堆的青藏地区的模型再加工一下,即根据地形图在模型上制作出耸立在青藏地区周围的主要山脉,并把写有山脉名称的小旗插在对应的山脉上。

  学生动手操作。

  【板图】青藏地区主要山脉。

  【启发】请读第78页图11.47,识别青藏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请把写上省级行政区名称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上。

  【投影】

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30

20

25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

40

55

1

  【设问】该表格说明青藏地区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地广人稀,高寒)

  【设问】这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同胞有哪些生活习惯与高寒的环境相适应?

(简介藏族服装与日较差大的关系及藏族舞蹈动作幅度小与高原缺氧的关系)

  【设问】请你们读手中青藏地区地形图,据图分析这占全国1%的人口会选择居住在哪里?为什么?

  请各组同学讨论之后在模型上你们选择的地方插上小旗。

  学生分组讨论、画图,各组间交流、讨论。

  【小结】青藏地区的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指导】请你们在模型上开挖出雅鲁藏布江、黄河及湟水的河道。

  【板书】地广人稀

  【过渡】请你们读书第78页图11.47,看看青藏地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河、湖,请你们在模型上开挖出来。

  【板图】重要河、湖

  【设问】青藏地区的河湖有什么特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设问】为什么多咸水湖?

  【板书】冰雪河湖

   录像展示青海湖景观。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能。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

  【投影】水稻、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习性比较表。

  【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简介青稞)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你们觉得这些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请你们把画有小麦、青稞、豌豆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

  各组讨论、组间交流。

  【板书】河谷农业

  【讲解】这些作物有两个特点:即喜温凉和优质高产。在青藏地区培育出的黄瓜能有小孩胳膊粗。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作物单产高?

  学生讨论。

  【投影】农作物单产高

白  天

光合作用强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制造营养物质多

            

夜  晚

呼吸作用弱

气  温  低

消耗营养物质少

 

全  年

生育期长

气  温  低

积累营养物质多

【设问】青藏地区农作物的分布也具有垂直分布规律,请你们把下列右侧的三纸签贴在左侧示意图的对应位置上。

  【板图】

  学生讨论,贴纸签。

  【过渡】青藏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畜牧业)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9页图11.48和图11.49牦牛和藏绵羊的图片。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请学生读第79页“读一读”,(一)牦牛。

  【板书】高寒牧业

【课堂小结】指板书小结本区奇特的自然景观,并简述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牧业的影响。

  【课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该区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能分析出该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运输)及发展方向。

  3.能根据地图在自制模型上标出该区主要公路、铁路、城市和柴达木盆地。

  4.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分析该地区发展经济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媒体

  上节课自制模型(每组一个)、空白小旗(每组若干)、中国地形图(每组一张)、投影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青藏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不放弃,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

  【设问】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矿产资源、科研旅游资源等)

  【板书】资源宝库

【设问】青藏高原有哪些无污染的洁净能源?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投影】上海与拉萨的纬度、海拔、日照时数比较表格(见教参第84页)。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

  【引导】请读课本第80页图11.50,找到目前我国最大的蒸气田――羊八井,并且把写有“羊八井”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处。

  【讲解】羊八井已建成地热发电站(见书彩图42)。地热是一种洁净能源、新能源。在勘探羊八井地热田的时候,曾有一口钻井打下去,竟能喷出热气柱高达800多米,热水柱高达50多米。

  【设问】柴达木盆地为什么叫作“聚宝盆”?(矿藏丰富,煤、石油、铅锌矿、盐都在开采利用。)

  【引导】读第78页图 11. 47,找到柴达木盆地和盆地里的察尔汗盐湖。制作两个小旗,然后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处。

  【讲解】柴达木蒙语“盐泽”的意思。察尔汗湖的盐是多成分的,有钾、镁、硼、硝等,我国在这里建设了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盐湖内光是食用盐就可供世界人口吃2000年。这里的铁路、公路都建在盐盖上,修补公路时用盐水浇灌路面即可。在这里炒菜用不着买盐,住房用盐块砌墙,吹来的风都带有咸味。所以,这里被称为“盐的世界”(彩图44)。

  【提问】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提问】为什么说这里是科研、旅游的宝地?

  【过渡】由于青藏地区有这么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开发这块宝地。我们开发利用青藏地区时应从哪里入手呢?

  【设问】一个瓶子里的东西能不能拿出来取决于瓶子的哪个部位呢?(瓶颈)

  【设问】那么,青藏地区发展的瓶颈首先是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交通运输)

  【板书】交通运输

  【讲解】介绍青藏过去的交通运输状况。

介绍溜索(课本第81页图11.52,教参第96页文字介绍)。

  (请学生看课本第82页“读一读”。)

  【设问】首先,我们要修四条公路,请你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各组讨论,你认为这四条公路的起迄点分别应该在哪里?大致路线应如何?请在地形图上用铅笔勾绘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绘制。

  【引导】请你们看书第81页图11.53,在图上描出川藏、青藏、新藏和滇藏四条公路,并对比验证修改你们的设计。请同学们把这四条公路刻在你们自己做的模型上。

  【讲解】另外,我们还修建了拉萨通往尼泊尔的公路。

  【引导】高原上第一条铁路是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请你们对照第81页图11.53,把这条铁路线刻在模型上。

  【设问】为什么高原上第一条铁路选择修建在这里?(为了加速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

  【讲解】介绍青藏航空事业的发展。介绍解放军和筑路工人为青藏交通建设付出的代价。

  【设问】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后,根据本区的资源情况,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学生阅读第83页“读一读”。)

  【板书】巨大变化

  【设问】极少数人认为西藏应该从祖国分离出去,形成独立的国家。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课堂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

  【投影】

    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源。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

    (摘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课堂练习】展示北京、上海、兰州、拉萨四地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请学生识别其所属地区(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并扼要说明判断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