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蒙阴三中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检测

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一手好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到空格里。(2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试题详情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nì(      )名信去。

②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      )无限的宇宙。

③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hàn(   )首低眉。

(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试题详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热(zhì)   责(jié)     酷(xiào)    执(ào)

      B.蓬(gāo)   背(ji)     污(huì)     齿动物(niè)

      C.胡(zī)    尺(zhǐ)    胭(zhī)     目光灼(zhuó)

D.留(zhì)   亮(chéng)  甲(zhòu)    广无垠(mào)

试题详情

4.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混淆            深邃           赋予           不过尔尔

      B.敦煌            干涸           崩塌           混然一体

C.考察            戈壁           清澈           绵延不绝

      D.端详            焦躁           收敛           不可思议

试题详情

5.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

试题详情

6.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2分)

       示例:潇湘馆    丫环紫鹃     葬花 《红楼梦》   人物:林黛玉

       ① 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  人物:______。

       ② 海难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小说   主人公:______。

试题详情

7.古诗词积累(5分)

   (1)刘禹锡在《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的一句是:

                                                                      

(2)李白曾有:“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豪迈,苏东坡也有:

                                                               ”的感慨。

(3)面对死亡,从古到今舍生取义者比比皆是,文天祥: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4)“神交”是古代文人常用以抒情的一种寄托,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

                                                                    ”。

(5)吊古伤今,忧虑国计民生是古今有识之士把感慨跃然纸上的通常表现形式,而对历史作出概括和评价最为精彩的当属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的

                                                                      ”。

(一)《与朱元思书》(18分)

风烟净,天山共色。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横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试题详情

二、阅读理解(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