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金(chāi)   三其口(jiān)    联(hàn)     纨子弟(kù)

B. 养(gěi)    危如卵(lěi)     分(miǎn)    媚多姿(wǔ)

C. 机(sì)     瀣一气(hàng)   奶(luò)     不容置(huì)

D. 奇(pā)    不水性(ān)     城(huán)     风流倜(tǎng)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瑞士国土面积不大,但民族众多,语言也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都是日常生活通行的语言,不少人都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几种语言。

B.牡丹居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C.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潮湿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平鲜有传世,即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寥落晨星

D.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试题详情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政府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B.这篇文章其中分析了形式,辨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大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心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时间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5.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D.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试题详情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

试题详情

三、(9分,每小题3分)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后以军功,迁仪同三司              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下之         说:劝服。

C.高祖有吞并江南之志               潜:暗中。

D.半日而拔,于新林                 次:驻扎。

试题详情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

1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2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3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4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5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6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123    B.145    C.246    D.356

试题详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独生子与他交往。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陈人丧失了锐气。

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败陈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明白。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试题详情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14.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试题详情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试题详情

16.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6分)

 

 

试题详情

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8分)

 

 

六、(15分)

试题详情

18.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

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试题详情

19.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5分)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试题详情

20.穆家寨中学高三(1)班将于下周举行以“读书乐”为主题的读书心得交流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6分)

 

 

 

 

 

 

 

 

 

 

 

 

 

 

 

 

 

 

 

 

 

 

 

 

 

 

 

 

 

 

 

 

 

 

 

 

 

 

 

 

 

 

 

 

 

 

 

 

 

 

50

 

 

 

 

 

 

 

 

 

 

七、(60分)

试题详情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试题详情

1.A 2.B 3.D 4.D 5.C 6.B 7.C 8.A 9.D 10.B

试题详情

11、(10分)(1)(5分)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译出大意给3分;“何事”、“走”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

译出大意给3分;“厉然”“惶恐”两处,每译对译出给1分。

试题详情

12、(8分)(1)(3分)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3、(5分)(1)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2)秋水共长天一色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试题详情

14. (4分)第一问(2分):①春雨象征着人生的童年;②夏雨象征着人生的青年;③秋雨象征的人生的壮年;④冬雨(雪)象征着人生的晚年。每答对两点给1分。答对一点不给分,依此类推。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2分):秋天的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悲凉的季节,所以“秋天的雨声”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详情

15.(4分)(1)(2分)“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是指在雨中回眸人生,用“雨”打开记忆之门,同时也为记忆染上“雨”的色彩。(2)(2分)“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中梦幻之中”是指小男孩虽然在雨天出游,但是并没有感受到雨中的乐趣。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详情

16.(6分)第一问:(3分)老人喜欢和娃儿打着伞赏雨,娃儿却喜欢和狗在雨中赛跑,把自己融入雨中。第二问:(3分)老人先是受到了“我”的启发,又看到孩子在雨中奔跑后“开心地笑”,终于被感染,也笑了起来。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详情

17.(8分)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第二问(4分)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详情

18.(4分)(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赏”改为“高兴”。每找出并改对一处给1分,只找出未修改或修改不当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应该根据合理情况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19.(5分)内容贴切给2分,比喻恰当给2分,两句之间形成对比给1分。

试题详情

20、(6分)内容符合主题给2分,语言通顺给2分,有文采给2分。不足45个字或超过55个字,酌情扣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