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潍坊市昌邑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共2张8页。满分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3.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
(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 )痛的热爱。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rú( )皆知的人物了。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yá(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D.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默写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归来见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语意完整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并简要说明欣赏的理由。(2分)
(1)诗词名句:
(2)欣赏理由: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经受磨炼;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共40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段,完成6-9小题。(8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天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拨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拨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6.上面一段文字中,如果把 内的形容词抽掉,效果有什么不同?加点的动词为什么用得好?(2分)
7.本段文字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该文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你能对这本书的书名作些解释吗?(2分)
8.本段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试举出2~3种详写的景物。(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一个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话:“不必说家乡的船闸,也不必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单是三峡工程,就值得我们大加赞颂。”你认为这段话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式使用是否得当?说一下理由。(2分)
(二)对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0-14小题。(10分)
甲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乙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进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直腰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女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0.甲乙两段都以战争为背景,它们的主题是( )(1分)
A.甲段是爱国,乙段是反战 B.甲段是反战,乙段是爱国
C.甲乙两段都是爱国 D.甲乙两段都是反战
11.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既是指老妇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痛苦诉说,也表示了作者对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甲段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摘取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痛苦诉说,也表示
13.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摘出来,说说这样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2分)
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乙段的结尾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三)赏析下文,完成15-20小题。(12分)
一种快乐
①65岁的约瑟克是一位高山救援队员,他在阿尔卑斯山的冰峰之间工作了40年。
②退休前三年里,他已不是救援队员,而是救援队的后勤和队长许诺给他的替补队员身份。实际上他一直担任着后勤工作,他没有机会参加救援队,因为大家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③约瑟克一点都不快乐,生活中的情趣越来越少。他知道这并不是年龄的缘故,而是因为没有机会再上冰峰,在冰峰的天空中翱翔,在岩石的缝隙攀援,向需要帮助的探险者和登山爱好者们施以援手。
④每年都有许多陌生人来找他,他们问:“约瑟克在哪里?我们要见他。”
⑤于是,他们围上来,紧紧拉住他的手,然后轻轻拥抱:“约瑟克先生,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忘了吗?”
⑥约瑟克还是不高兴,只是说:“谢谢你来看我,让我回忆起以往的快乐。”
⑦他真是一个奇怪的老人,他在向被救的人说“谢谢”,这句话应该让被救的人说出来才合情理。
⑧但是,他每年需要对前来感谢他的人说上几十遍。
⑨在他退休前的一个月,冰峰上发生了险情。一些业余登山队员误闯了冰峰底部的断层面。在冰峰的断层面,很可能发生雪崩和意料不到的危险。
⑩更为可怕的是,当无线电波告诉他们必须尽快撤离时,他们却在危险地带迷路了。
11约瑟克曾经去过那一带,是去援救一对不知天高地厚的情侣,约瑟克找到他们时,他们几乎已经绝望了。
12约瑟克把所需要的工具发放完毕,自己穿上了防寒衣,带上高度表、方位计和一小瓶氧气,他来到已经启动的直升机前,对队长说:“我无法控制自己,我必须上山。”
13约瑟克被带上雪峰,在救援队员们的努力下,遇险的队员很快被救。当直升机卷着冰雪腾空而起时,约瑟克唱起了歌。这首歌往往是在他最开心的时候才唱的。救援队员们说:“约瑟克,你看起来很快乐。”
14约瑟克真的很快乐,但他在第二天傍晚收工前唱这首歌时,突然倒地,竟然不治身亡。
15所有人都怀疑约瑟克的死与前一天的救援有关,他可能受到了撞击,或者山上的气温伤害了他的身体。
16但解剖的结论是,约瑟克的身体很健康。一位专门研究救援队员身体心理健康的医学专家断言:约瑟克死于突然而至的快乐,也就是说,他多年的平静生活已无法承受当时的快乐。
17结论出来后,救援队员没有人反对,包括约瑟克的家人。他们知道一个救援队员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上山,帮助那些遇险的人。如果剥夺了他上山的权利,也就剥夺了他的快乐,除非他不是一个敬业的救援队员。
(选自中文导报网)
15.文中说约瑟克“是一个奇怪的老人”。通读全文,说说他“奇怪”在哪里。(2分)
16.约瑟克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17.你同意文中那位医学专家对约瑟克死亡原因的分析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18.第②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9.文章第④段到第⑦段的写法属于记叙方法中的哪一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说说读了此文后你的感想。(2分)
(四)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21-23小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未尝识书具
(2)或以钱币乞之
(3)即书诗四句
(4)不能称前时之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从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题目:学校给我的___________
同学们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学校带给你很多,如友爱、幸福、温暖、欢乐、教育、希望、压力等等。请把你的感受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