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周村区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抄写下面的诗句,力求规范美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遗(   )     ⑵(   )好     ⑶归(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杀lù(      )     ⑵zhě(     )皱    ⑶狼jí(      )

4、下面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请仿写一句赠言,献给你的父母、朋友或同学。

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5、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

6、七年级某班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以《西游记》为阅读的名著,写上几句感言。(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痛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祥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7、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然后回答问题。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二、文言文

8、默写。

⑴山重水复疑无路,      。 

          ,归雁入胡天。

⑶劝君更尽一杯酒,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⑸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虽席地不容也:

⑵自既望以致十八日为盛:

⑶既而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10、翻译下列句子。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⑴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北魏          学家。

⑵在选文最后的横线上按课文原句填上渔歌的内容。

⑶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     略无处:                 ② 属凄异            

  ⑷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⑸李白有诗云:“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所描画的意境,可以用选文中的那几句话来形容?

⑹选文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个词体现出来的?

 三、现代文阅读

四、作文(50分)

21、题目:                也是一种美

先把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