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落sǔn    手无策shù    繁yǎn    参不齐cī

 B.智ruì    重蹈覆chè    据jí     根深固dì

C.明mèi    浩无垠hàn    戏xī     然自得yí

D.熟xián   尽职守gé     悴jiāo   玲珑透tī

试题详情

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序号

例    词

A

潮汛

点缀

侧隐之心

B

懊脑

阔绰

更胜一筹

C

赈灾

闲遐

语无伦次

D

锋峦

涟漪

众志成城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试题详情

5.依次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3分)

  媒体公开发表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在66岁时为自己写的《墓志铭》①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②身与名,一起臭③诙谐且富深意,足可传世。

 

A

:“

……

。”

B

:‘

’。

C

。”

D

:“

……

”。

试题详情

6.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3分)

  以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著称,在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的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

  为积极参加广州市“中华之魂”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大赛,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的活动内容。

试题详情

二、(2小题,15分)

7.诵读与积累。(8分)

  ⑴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卷平冈。

  ②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

⑵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⑶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沉舟侧畔干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困于心衡干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两章》)

④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试题详情

三、(4小题,16分)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山北之塞             B.聚室而

    前毖后                 不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     D.河曲智叟以应

    不入虎穴,得虎子       羊补牢

试题详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试题详情

1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试题详情

四、(9小题,40分)

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

A.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

   B.水藻需要的养分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

   C.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D.水藻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提炼出燃油。

试题详情

15.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

B.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

C.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

D.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

试题详情

17.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6分)

试题详情

18.“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4分)

试题详情

19.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问题。(6分)

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

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试题详情

20.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                                               (6分)

试题详情

21.下面不属于孙犁作品的一项是(2分)

A.《芦花荡》    B.《荷花淀》    C.《铁木前传》    D.《哦,香雪》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