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

语文试卷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 卷 ( 共 100 分 )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16 分 )

注意事项:

       1. 第I卷共2页,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zhuō),无论是令人厌恶(wù)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B.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yuè),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 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C.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zhì)比,庄严(sù)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试题详情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黄土高原啊,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博击!

   B.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枯干的心灵。

   C.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 不管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概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宝藏。

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

都将过去。

  A. 寻找  祈求  尽管                         B. 寻求  乞求  尽管

  C. 寻找  乞求  但是                         D. 寻求  祈求  但是

试题详情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试题详情

5.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 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 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 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 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攻宋。子墨子闻,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节选自《公输》)

试题详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 (6分,每小题2分)

三、 (12分)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四句)(4分)

 (1) 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2)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试题详情

11.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 ( 任选两题 )(4 分 )

(1)在《 < 论语 > 十则》里,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3) 朋友即将远行,依依惜别。为表达你对朋友的不舍、宽慰或祝愿等感情,请你从所积累的送别诗中选出一句(含上下句), 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试题详情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 (12 分 )

一、诗歌鉴赏 (4 分 )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分)

试题详情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

三、阅读 (22 分 )

四、语言运用 (12分)

11.“大难更显大爱,天灾尤见真情。”“5?1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前方,人们与时间赛跑,托起希望的生命,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后方,义务献血、义演、募捐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一个个动人的义举, 无不拨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

为此,某电视台准备举办一场“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大型赈灾募捐义演。假如你是主持人,你该怎样说?请你为募捐义演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明确;语言得体, 有感染力,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 (6分)

 

 

 

 

 

 

 

 

 

 

 

 

 

 

 

 

 

 

 

 

 

 

 

 

 

 

 

 

 

 

 

 

 

 

 

 

 

 

 

 

 

 

 

 

 

 

 

 

 

 

 

 

 

 

 

 

 

 

 

 

 

 

                                                                                                                                                                     60

 

 

 

 

 

 

 

 

 

 

 

 

 

 

 

 

 

 

 

 

                                                                                                                                                                     80

 

 

 

 

 

 

 

 

 

 

 

 

 

 

 

 

 

 

 

 

                                                                                                                                                                    100

 

 

 

 

 

 

 

 

 

 

 

 

 

 

 

 

 

 

 

 

                                                                                                                                                                    120

试题详情

12.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试题详情

88.5%

26

试题详情

6.5%

初中生

306

试题详情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试题详情

29.5%

(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