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烟台市海阳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书写要规范、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28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妖娆( ) 襁褓( ) 沉湎( ) 踟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娇艳美好)
B、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抱负、气量)
C、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文中指老树干弯曲)
D、使君谢罗敷(认错、道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
4.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2分)
A、《晏子使楚》出自《晏子春秋》,晏子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B、《西门豹治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C、《沁园春?雪》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D、冰心在《谈生命》中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无奈的。
5.根据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填空。(9分)
①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②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③_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④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⑤罗敷善蚕桑,________________;青丝为笼系,________________。(《陌上桑》)
⑥《沁园春?雪》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豪迈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30个字。(3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7.综合性学习与探究(3分)
假设你是学校读书活动的参与者,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看法。(不少于50字)
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认同( )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57分)
四、写作(60分)
28.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父母和子女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在观念、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渴望沟通成为了今天中学生的―种特殊需要。在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的同时,更渴望与父母沟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