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

A.音色                B.振幅               C.频率               D.响度

2.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3.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

A.在海洋深处           B.在月球上        C.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

4.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

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

5.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6.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7.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人耳听到的噪声目的的是  (   )

8.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试题详情

9.唐诗《枫桥夜泊》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一句诗.钟声是由于僧人撞击钟而产生___________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来判定的.

试题详情

10.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试题详情

11.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 _________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试题详情

12.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试题详情

13.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________.

试题详情

14.吉他上有六根粗细不同但长度相等的琴弦,分别拨动细琴弦和粗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

试题详情

15.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试题详情

三.实验题(24 分)

16.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分别是甲       ,乙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7.如图,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水的初温。

①A图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8.在课外活动课上,小明利用装满有色液体的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了一只简易的液体温度计.

试题详情

(1)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来工作的.

(2)当小明将自制的温度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的上升不太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四.计算题(10 分)

19.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波所用的时间是4 s,海底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4 分)

试题详情

20.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6 分)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五.综合能力题( 18分)     

试题详情

2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试题详情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1、2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         ______。

表1: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较响

表2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