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辽宁中考综合复习训练物理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如下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多圈于双手的食指上,并将食指插入耳朵内。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__________发声,声音主要通过__________传递到人耳。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汽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厨师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试题详情

3.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中,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下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____cm。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4.教室里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当开、关电灯的时候,正在工作的喇叭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这是因为开、关电灯时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__________被喇叭接收到的缘故。

试题详情

5.在下图中,甲是一个金属扳手,乙是一双竹筷,请你

试题详情

(1)从力学角度分析,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电学角度分析,写出它们的一种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6.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电机(发电机、电动机的统称)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下图所示,简易电机正在实现的能量转化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两个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而又彼此绝缘的铜半环E和F叫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7.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的图标,该图标生动地说明了运动员要想击中靶心,都要闭上一只眼,然后让另一只眼和枪上的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8.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下图所示。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_________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有用功率是__________W,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试题详情

10.如下图所示,当开关闭合,L1、L2都发光,过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试题详情

11.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2.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开发利用新能源,我国陆续建成了一些核电站。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是石油或天然气

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

C.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电站产生的废料可以像生活垃圾那样被处理或进行二次加工利用

试题详情

1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14.如下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质量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试题详情

A.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

B.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

C.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D.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试题详情

15.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如下图所示。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16.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次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试题详情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试题详情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8.如下图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简图。由固定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AO以60°的入射角射向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光屏上的B点,再通过光屏上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请通过作图找出B点的准确位置。如果B点下移,则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通过作图说明。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9.一重为G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0.在下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旁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流方向。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1.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了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试题详情

22.如下图所示,小明在教室靠窗的座位上写作业,他旁边的窗户是开着的。当窗外有风吹过时,他看到身边的窗帘总是飘向窗外,请你解释他看到的现象。

试题详情

五、计算题(共1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试题详情

23.(6分)小军卧室的墙壁灯是由两盏“220V  60W”的白炽灯并联组成的,如下图甲所示。他学习了电学知识后,认为这种只要闭合开关两灯都亮的电路比较费电。于是,他运用了所学知识对墙壁灯的电路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一个开关,使每盏灯各用一个开关控制,且都能正常发光。

试题详情

 

(1)请你在上图乙中画出改造后的电路图。

(2)小军家其它用电器都不工作,只有卧室中这两盏灯正常发光,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少?

(3)小军卧室平均每天需开灯3h,同时开两盏灯的时间只需1h,其余2h只需开一盏灯,请计算改造后比改造前每月可节约多少度电?(每月按30天计算)

试题详情

24.(5分)如下图是举重运动员小宇自制的训练器械,轻杆AB长1.5m,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用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体积为0.015m3的沙袋,其中OA=1m,在B端施加竖直向上600的作用力时,轻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试求沙子的密度。(g取,装沙的袋子体积和质量、绳重及摩擦不计)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5.(6分)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A、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下图所示,总重为4N,A底部与浮子B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浮子B重0.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试题详情

(1)泡沫塑料A静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的体积应为多大?

六、实验、探究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26.(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左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试题详情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上面右图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试题详情

27.(4分)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下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试题详情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__,其矫正做法是图__________。

试题详情

表一

试题详情

28.(2分)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设计了探究方案,用相同的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做了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小车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cm)

水平部分材料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

试题详情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0

棉布

较大

11

10

木板

较小

19

10

玻璃

最小

30

表二

试题详情

小车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cm)

水平部分材料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

试题详情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20

棉布

较大

21

20

木板

较小

36

20

玻璃

最小

58

(1)分析表一(或表二)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还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5分)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试题详情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上图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间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试题详情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试题详情

30.(4分)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试题详情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上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试题详情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上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根据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___(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