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济宁市嘉祥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3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除“交流”贯穿整个过程外,一般还有6个步骤,下列关于6个步骤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
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
3、下列测量硬币的直径方法中正确且方法较好的是( )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6、如下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7、下列是某同学对知识的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特点
B、控制噪声的措施
C、声的特性
D、声音的传播
8、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星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10、下图是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幅图中,其中正确的是(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如下图所示,木块长度为 。
12、如下图所示是甲骨文中的“?”(古代打击乐器)字,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 而发出声音。
1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吃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1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 形的。
1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
16、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17、汽车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噪声污染、就如何减小噪声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
三、作图与实验题(18―19题各4分,20题10分,21题10分,共28分)
18、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19、如下图,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0、如下图,小丽等同学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3)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1、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李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四、综合应用题(22题4分,23题6分,24题12分,共22分)
22、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在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对此,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能提出1个什么样的物理问题?
23、解决问题
小明的房间较狭小,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帮他想个办法使他的房间感觉大一些吗?并简述理由。
(1)办法
(2)物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