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济宁市微山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l6分)
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要设法增大压强,有时又要设法减小压强。请各举一例:(1) _____________ 是为了增大压强;(2) 是为了减小压强。
2.水坝的下部总要修得比上部宽,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同一座楼里的水龙头,楼层越高出水速度越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楼层越高, 。
3.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离地面几米高处时,开始向下高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返回舱在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 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车水箱里常采用水来散热,主要原因是 。
5.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l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6.圆圆同学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他帮张奶奶将一袋l5kg的米匀速背上五楼(每层楼高3m),上楼用时3min。在此过程中,圆圆对这袋米做了 J的功,对米做功的功率为 W (取g=l0N/kg)。
7.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____ 。
物体
质量/kg
速度/m.s
动能/J
牛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计2分,共16分)
11.下列各图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12.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
A.无烟煤 B.煤气 C.天然气 D.氢气
13.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下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
A.甲的密度一定小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一定等于乙的密度
C.甲的密度一定大于乙的密度
D.无法判断
14.下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 )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15.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D.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16.下列情况中,不做功的是 ( )
A.人用力推车,但没能推动 B.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
C.人将油桶沿斜面推到仓库中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向上举了起来
17.某机械的功率为l50W,表示该机械 ( )
A.每秒做功为l50J/s B.能做150 J的功
C.1秒钟内所做的功是l50J D.1s的功率为l50W
18.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落在a处的大 B.两个一样大
C.落在b处的大 D.无法比较大小
三、实验与设计:(第19小题2分,第20小题8分、21小题6分,第22小题4分,共20分)
19.图中为“研究水的沸点跟水面气压关系”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 沸腾(选填“继续”或“不再”),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 。
20.由阿基米德原理()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
,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和
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
2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
(1)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将漏记的实验数据补上;(图中每只滑轮的重量相同)
次
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的
高度/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
动的距离/cm
甲
5
5
2.0
15
乙
5
5
1.7
(2)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3)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是:
。
22.陈晨同学的家到学校本是一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路,爱动脑的陈陈做了这样的设想:要是将从家到学校的路挖成一个“V”字形(如图所示),只要从家骑上自行车后,不用刹车也不用踩车,等车停下来就可以到达学校了。
请你简要说明:
(1)陈晨同学设想的机械能转化过程。
(2)陈晨同学的设想在现实中可以实现吗?为什么?
四、应用与计算(23小题4分,24小题4分,共8分)
23.一个体重为500N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自行车净重/N
200
行驶过程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0.01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N
30
车轮直径/m
0.66
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MPa
0.3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行驶l0min做了多少功?
24.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其中海洋水体积约为
。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地球获得它的能量。在靠近赤道的地区,阳光直射,接受的太阳能多;在靠近两极的地区,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能少。地球接收的太阳能大部分变为热,储存在海洋水里。
(1)读图,你会发现某个海洋表层温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
影响水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海洋水吸收的太阳能,这样我们可以推测:某个区域海洋表层水温随季节变化规律的是: 。
(2)如果有1%的海洋水温度升高0.1℃,那么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海洋水的密度取,海洋水的比热容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