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2、一个焦距是l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50厘米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厘米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
3、如图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景物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平板玻璃片
4、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5、一个量程为l00ml的量筒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100ml刻度线以上还可以容水15ml。现给量筒盛水l00ml,将一物块轻轻放入水中,从量筒溢出25ml的水,物块没有触及量筒底部和筒壁。取g=l0N/kg,则物块的密度和重力( )
A.可能等于1.0×
B.可能等于1.0×
C.肯定等于1.0×
D.肯定等于1.0×
6、如图1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下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
B。和
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B >
水>
A B.
B >
A>
水 C.
A>
水>
B D.
水>
A>
B
8、在下图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
A.物体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升高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运动起来
C.汽车在刹车阻力作用下速度降低 D.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B.八月桂花飘香
C.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D.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
10、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B.乙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丙图说明同一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势能越大
D.丁图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
11、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
12、如图(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甲、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 F乙 B.F甲> F乙 C.甲<
乙 D.
甲=
乙
13、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工人师傅用500N的力,在l00s内把800N的重物匀速提升l
A.他做的有用功是8000W B.他做的总功是1000J
C.他做功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4、如下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漂浮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甲和
乙。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 甲 >
乙 B. F甲<F乙
甲 <
乙
C.F甲>F乙 甲 <
乙 D.F甲<F乙
甲 >
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以相同速度同方向飞行的加油机和受油机,选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 的;选其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 的。
2、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这两项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和 。
3、由于光的 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4、如下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边长之比l1:l2=2:3,已知p1:p2=3:2,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5、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p 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 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 放人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 : 12 ;把金属块A 放在木块B 上面,木块B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下图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 的体积与木块B 的体积之比为13 : 24 ,则金属块A 的体积为 。
6、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工具――铁锨。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为了 ;脚踏的部位却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为了 。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三.实验题(第1、2、3、题各2分,第4题5分,第5题6分共l 7分)
1、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
2、图一中O是杠杆的支点,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
3、根据图丙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l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
(2)重新调整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到
(3)当把蜡烛移到l
根据实验数据请帮助小红填写下表: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
/(g?cm-3)
(2)测石块密度,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在图甲中你能得到的关于石块的信息是:
②在乙、丙两图中,小红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四、计算题(第1题11分第2题12分)
1、打捞沉船时,常先将金属浮箱注满水,沉入水底,再用钢绳将其固定在沉船上,然后向浮箱中压入气体,排出浮箱内的水,这样浮箱就可上浮把沉船拉起。某次打捞作业中,所用的浮箱边长为
(1)、浮箱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浮箱受到水的浮力;
(3)、当把浮箱内水全部排出,浮箱与沉船一起匀速上浮时,浮箱对沉船的拉力;
(4)、当浮箱上表面浮到与水面相平时,此过程中浮力对浮箱做的功。
2、某人在河岸上,借助岸边的大树,利用滑轮组通过拉绳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匀速靠岸。已知滑轮组是由二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和拉绳自重不计),船的总质量为7.92×l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人拉绳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