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庆市一诊理科综合调研抽测化学部分试题
考试时间:2009.1.16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擞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Cu 64 I 12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
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
A.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
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8.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表面形成了NaOH溶液
C.白色固体粉末是碳酸钠
D.以上三个过程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中和滴定,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使用
B.中和热的测定,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终止温度
C.实验室制氯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
D.蔗糖的水解,在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验证水解产物
10.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三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很高 B.与铁在高温下发生放热反应
C.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熔融后可以导电
11.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
12.向三份0.lmol/L 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Ca(OH)2、NaA1O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CO32-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小、减小、增大 B.减小、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减小 D.减小、减小、减小
13.有3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 =a kJ/mol
H2(g)+1/2O2(g)=H2O(l);△H =bkJ/mol
2H2(g)+O2(g)=2H2O(l);△H =ckJ/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c
B.1mol H2O由气态变为液态吸收(a-b)kJ热量
C.氢气的燃烧热为c/2 kJ
D.1molH2 O由液态变为气态吸收l c/2-al kJ热量
26.(15分)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请回答:
(1)Z2的电子式为 ,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YW2的结构式为 。
(2)将X2、W2按上图所示通入某燃料电池中,其中,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若有16gW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NA。
(3)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酸酸式盐,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7.(14分)A~H以及X、Y的转化关系如图:
(1)电解上述滤液时产生G的电极是 。其电极反应式为 。
(2)取上图中滤液做焰色反应显紫色,上图中焰色反应显紫色的还有 。
(3)写出黑色固体与X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G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6分)下图为从反面看到的某套实验装置示意图,无法看到实验说明,加热装置已经省略。
甲同学认为此套装置用于合成物质X,E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有固体X出现;乙同学认为此套装置用于合成物质Y,E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有红棕色气体Y生成,并且越接近U型管底部颜色越浅。对于A处,甲认为有加热装置,乙认为没有。
(1)事实上此装置所附实验说明符合甲同学的推断,那么X的化学式是 ,C装置中盛放的液体药品是 。
(2)甲同学方案中为了提高A装置产物的转化率,可以增大B装置产物的通入量。要知道A、B两个装置产物的通入量哪个大,可通过观察 得知。
(3)若要用上述装置完成乙同学所认为的实验,C处所起作用与合成X时所起作用一致,那么C处的广口瓶应改为 ,所装药品为 。
(4)写出乙同学认为的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什么此时U型管中的红棕色气体越接近管底颜色越浅?
29.(15分)在室温下,向200mL Cu(IO3)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100 mL(经酸化)的KI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5I-+IO3-+6H+=3I2+3H2O
2Cu2++4I-=2CuI↓+I2
充分反应后,再加入25.0mL 0.234 mol/L KIO3溶液恰好将过量的KI反应掉。再从上述所得混合液中取出25.0 mL,用0.110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
I2+2S2O32-=2I-+S4O62-
消耗了30.0mL Na2S2O3溶液。溶液体积改变忽略不计。计算:
(1)原饱和溶液中Cu(IO3)2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Cu(IO3)2饱和溶液的的密度为1.00g/cm3,Cu(IO3)2的溶解度是多少?
高2009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答案(第一次)
注:学生若做出其它合理答案,参照评分意见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
化学
6.C 7.C 8.D 9.B 10.B 11.A 12.A 13.D
26.(15分)
(1) O=C=O (各2分)
(2)O2+2H2O+4e-=4OH- (3分)
2 (3分)
(3)NH4++HCO3-+2OH-NH3↑+2H2O+ CO32- (3分)
27.(14分)
(1)阳 (2分) 2C1--2e- = Cl2↑ (3分)
(2) D、Y、F(或KC1O3、KOH、KCl,注:不答F或KCl不扣分) (3分)
(3)MnO2+4H++2C1-Mn2++C12↑+2H2O (3分)
(4)C12+H2O2=2HC1+O2 (3分)
28.(16分)
(1)SO3 (2分) 浓硫酸 (2分)
(2)C装置中哪个导管冒出气泡的速率快 (2分)
(3)U型管(或干燥管)(2分) 碱石灰 (2分,合理给分)
(4) (3分)
温度降低,2NO2N2O4平衡向右移动。 (3分)
29.(15分)
(1)混合液中总碘
=0.0215 mol (3分)
KIO3与KI反应生成的碘n1(I2)=25.0×10
根据上述反应式可知:l mol Cu(IO3)2与KI完全反应可生成6.5 mo1 I2
故:n[Cu(IO3)2]=(0.0215 mol-0.0176 mol)×1÷6.5=0.000600 mo1 (3分)
C[Cu(IO3)2]=0.000600 mo1÷
(2)Cu(IO3)2溶解度:0.000600 mo1×414g/mol×1÷2=0.124 g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