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09年高三4月模拟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l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该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且布局合理。读图

  回答1―3题。

1.I所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行政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2.影响城市功能区Ⅱ1一Ⅱ2一Ⅱ3分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地域文化  

C.环境质量    D.经济收入

3.该城市规划中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宜建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图2为世界某地区农田景观图,回答4―5题。

4.形成该农田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

    A.光热                B.地形

    C.土壤                D.灌溉

5.该农田景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

    A.华北平原         B.阿拉伯高原

C.西欧平原    D.巴西高原           

6.读图8、图9,分别能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和全球分布的水生生物是(   )

       A.1、2、3             B.5、3、4             C.3、4、2          D.4、1、5

右图为45°附近某地区的相关信息,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表示经度。读图回答7~8题。

    7.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美洲板块

    8.③处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荒漠草原

    C.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图10为日本1941―1 995年农作物栽培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9―1 0题。

 

 

 

 

 

 

 

 

                        图10

 

 

 

9.下列农作物中,种植面积呈逐年缩小趋势的是                          (   )

       A.稻谷                   B.果树                   C.蔬菜                   D.小麦

10.该种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环境恶化,土地日益贫瘠    B.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C.世界市场上该种农产品价格下降,扩大进口份额

D.气候湿润不适于该种农作物生长

11.如下图,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将会形成下列哪些地理景观  

    A.峡谷    B.“U”形谷    C.湖泊   D.瀑布

  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的变迁。回答12-13题。

12.宋代产生了话本艺术和风俗画,这反映出当时文化发展的趋势是

A. 走向贵族化、沙龙化        B.走向宗教化、神秘化

  C.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D.走向外来化、西方化

13.穿俄式“布拉吉”(俄语连衣裙)、哼唱苏联歌曲《三套车》、观看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成为中国广大年轻人的最爱。这一生活方式流行于

  A.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新中国一五建设时期

14. 下列措施对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具有直接作用的有

    ①唐朝的租庸调制              ②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

    ③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④清朝实行的摊丁入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乃至社会风俗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此回答15―18题。

15.中国古代要求妇女“三从”“四德”,俗语中也有妇女“嫁鸡从鸡,嫁狗从狗”之说,这些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妇女地位低下                         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

C.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                   D.女子无才便是德

16.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提倡男女平等

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  ③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④有利于思想解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这些歌谣最早应该出现于

A.太平天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    D.解放后

18.下面是《申报》登载的《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文中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中国领土完整问题遭到破坏 ②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遭到破坏 ③中国的封建经济解体 ④清政府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工具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言,较之以前最突出的进步是

A.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

21.《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杜鲁门在1952年1月5日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1950年6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这些表明 ①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②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 ③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与中美三个公报原则一致 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22.近现代史上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日益加强,下图所反映的美欧关系应该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3.斯大林格勒战役促使法西斯集团瓦解,这主要是指

A.德国法西斯在战场上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

B.德国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             C.意大利宣布投降

D.法西斯集团的信心开始动摇

2008年3月5日,作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第一次选出的农民工代表,朱雪芹、康厚明、胡小燕三人在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立即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回答24~25题。

24.从农民工中间产生人大代表,这说明 

A.我国是农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我国农民阶级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

D.我国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25.作为从农民工中间产生的人大代表,朱雪芹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A.发挥其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B.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C.依据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D.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在县级(含

县级市)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正成为我国各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回答26~28题。

26.蓬莱市根据市场需求和区位、土壤、气候等种植酿酒葡萄的优势,把大力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短短五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七大葡萄海岸”,12万农民被吸纳到葡萄种植、加工、运输、观光服务这一产业链条上,占全市劳动力的40%。表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①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②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 ③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④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县域经济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不搞“鸡零狗碎式”经济。“扬长避短”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8.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这是因为

A.只有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B.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D.外因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29.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首次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下列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有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依靠科学技术,积极研发可再生资源 ③积极发展规模经济 ④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提高全民生态文明道德素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段时间以来,记录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圆明园,因防渗水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

泛关注。回答30~31题。

30.国家环保总局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全面整改。这体现了

A.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  B.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特征

C.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D.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l.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从叫停到听证、环评、评审直至决策的全过程中,环保总局都依法向社会公开,使公众的各种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使政府的行政行为能随时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这体现了国家环保总局

A.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B.环保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

C.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D.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

结合右侧漫画《房奴》,回答32~33题。

32.从消费的角度看,漫画启示我们要

A.摒弃贷款消费,提倡租赁消费

B.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的思想,正是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年轻人不顾自己的收入状况,负债购房,使自己沦为“房奴”。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有促进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盲目相对独立性

34.融会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反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 ②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环节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可以促进文化创新 ④借鉴外来文化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信息算途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5.《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明代学家马一龙:“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宣,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业的借鉴作用是

①要统乔迁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②要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重视农业资源的保护 ③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培育新型农民 ④必须按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发展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综合题

36. (20分)下图中河流中游沿岸是主要商品棉基地之一。铁路从A铺设到B城市后,A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转变。随着时代发展,该城市出现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大、煤炭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等问题。根据材料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2)与中游地区相比,河流下游地区农业低产的原因有哪些?(4分)

 

(3)A城市将铁路II铺设到B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1分)分析A城市在铁路修建前后的经济结构的变化。(3分)

(4)A城市煤炭资源逐步枯竭,请你为其城市未来经济发展与改造献计献策。(6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据《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

国家

2002年人口数(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1995年

1995~2000年

2000~5002年

中国

12.95

1.10

0.91

0.75

印度

10.41

1.86

1.64

1.41

美国

2.88

1.00

0.83

0.71

印度尼西亚

2.17

1.54

1.43

1.22

巴西

1.74

1.49

1.31

1.20

巴基斯坦

1.48

2.68

2.77

2.50

俄罗斯

1.47

-0.03

-0.16

-0.19

孟加拉国

1.43

3.10

2.00

2.10

日本

1.27

0.16

0.17

0.10

尼日利亚

1.51

2.57

2.38

2.24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材料三: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美国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1) 材料一所述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的有几个?中国和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6分)

      (2) 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3) 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请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4分)

 

38.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一项重大软科学研究课题,也是世界未来生产力发展的一门关键学科。因此,世界各国都给予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西方有关科技方面的数据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1―400年

45

28

62%

17

38%

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46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材料三: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材料四: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产,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把国家的发展寄托在科技上,它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科技地位上的变化情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导致变化的外部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世界近代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明显的不足之处。(6分)

1.82∶1

试题详情

1.92∶1

初中生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之比

试题详情

1.941∶1

试题详情

1.98∶1

注:人均教育经费含国家投入和公民个人投入。

表2:A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比较

年份

城市升学率

农村升学率

小学生

初中生

小学生

初中生

2002年

100%

试题详情

55.4%

89%

试题详情

22.3%

2007年

100%

75%

97%

试题详情

16.8%

试题详情

注:A市2003年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41.2%,城镇为69.3%。

试题详情

(1) 表1、表2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试分析培养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依据。(12分)

(3) 08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的理由。(12分)

试题详情

   地理:  CDDDB  DBBDCD  历史 12-15 CDBC    16-20  DCBAB   21-23  DBD

   政治:   24-25  BB      26-30  DCACD    31-35  ABBCC

36(1)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交通便捷;   

光、热资源丰富;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每点2分)

(2)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分);地下水位高,多盐碱地(2分)。

(3)开发和运入铁矿(1分);   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下降(1分),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分),钢铁工业占工业比重上升(1分)

(4)调整产业结构,变以资源型为主向科技、市场型为主导转变,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科技教育,引进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城市环境。 (每点2分,共6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