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2009届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
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
第I卷(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装帧(zhēn) 供(gòng)应 鞭辟(pì)入里 怙恶不悛(quān)
B.剽(piáo)窃 掮(qián)客 莞(wǎn)尔而笑 捷报频(pín)传
C 信笺(jiān) 戏谑(xuè) 未雨绷缪(móu) 胼手胝(zhī)足
D.笑靥(yè) 剔(tī)透 如椽(yuán)之笔 心广体胖(p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犒赏 作秀 山青水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B.狭隘 蜇居 含垢忍辱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斡旋 毕竟 意形于色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糟糠 战抖 水泄不通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这么一条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 、
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在 的社会现实面前,他的高傲和白信都被磨掉了,最终他不得不承认自己
失败了。
③语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语文不可能不 到其
他学科。
A.依靠 严重 牵连 B.依赖 严峻 牵涉
C.依赖 严重 牵涉 D.依靠 严峻 牵连
二、(9分,每小题3分)
5.对文中“最好的教育”和“同样的观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够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的教育,“同样的观点”指的是大学的研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B.“最好的教育”指的是培养一大批人搞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教育,同样的观点”指的是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C.“最好的教育”指的是既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的教育,“同样的观点”指的是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D.“最好的教育”指的是能使学生既可以在一个主要领域学习又可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的教育,“同样的观点”指的是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6.第三段中作者选取“今天人类在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这一事例,要证明的观点是( )
A.搞发明创造不应追求其实用性,而应以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为目的。
B.许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实际意义的发明创造。开始只是源丁对自然界基本知识的探索。
C.许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实际惑义的发明创造,它们的巨人作刚在当时是无法预见的。
D.搞基础研究如果刻意地去追求实用性,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三、(12分,每小题3分)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易:容易。
C.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D.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暂且。
9.下列各纽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兹欲以成吾亭耶
B.行于松柏之间/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好客而喜游/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D.车马之迹不至/子瞻与客入山视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平¨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
的一组是( )
A.①其旁古术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②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B.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②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D.①羊肠九曲而获少平 ②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指出其在黄冈二年“不知其久”的原因。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
B.文章最后具体议论苏轼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
C.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表现出作者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意绪。
D.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第II卷(117分)
四、(20分)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破除“加班潜规则”,根本出路在于加火企业的违法成本。
B.在有些时候,一些潜规则的作用很大,甚至超过了法律的地位和影响。
C.因“超时加班”而施重罚卟跑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害无益,是一种得不偿失
的做法。
D.工会如果发挥应有的作刚,“超时加班”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16.从全文米看,超时加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18.一种情感叫沉浸”,从本文来看,作者沉浸在哪些旧物和旧事中?(4分)
20.文章第④段写老城市和新城市有什么用意?请作具体分析。(4分)
21.作者在文中说“能够幸运躲过战乱、水火、迁徙磨难的纸,即便空白,也是一个幽
深的海。”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六、(11分)
22.为下面的文字提炼观点。(3分)
瀑布寻找深潭作为对手,它在纵身飞跃的刹那,才创造出银瓶乍裂、金迸玉溅式
的美丽和壮观。
钻机寻找岩石作为对手,它才在寂寞、枯燥的工作中谱出流热溢火的壮歌,才能
在单调乏味的日子里释放出自己的能量、闪耀自己的辉煌。
23.提取或删减下面的文字,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太阳风暴”下定义。(4分)
①太阳风暴是这样一种太阳活动现象。
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局部爆炸。
③爆炸后,在太阳表面出现耀斑和黑子就形成了这一现象。
④科学家形象地将太阳风暴比喻为“太阳打喷嚏”。
答
24.下面语言表达有错误,请找出来并予以改正。(4分)
①
产名录向联合国申报的消息,②这一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③国内各家媒
体继而纷纷跟进报道,④作为端午节由来地的岳阳市也对此大为震惊。⑤我们试想
⑥端午节若为他国申请为文化遗产,⑦那将是国人的渎职和耻辱。
(1)语体风格不一致的是 ,拟改为 。
(2)句序错位的改正方法是把 和 调换。
(3)应删去的一个词是 。
(4)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 应该为 。
七、(6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C(A项“供”读gōng B项“剽”读piāo D项“椽’读chuán)
2. D(A项为“山清水秀”,B项为“蛰居”, C项“义形手色”。)
3.B
4.C
二、(9分,每小题3分)
5.C (由文中“然面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的人”得出,“最好的教育“指的是既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的教育,而“同样的观点”即上文提到的作者对“最好的教育”的看法,指的是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最的更重要的方面。)
6.B (A项中“不应追求其实用性”与文意不符;C项曲解文意.言不及义;D项证明目的与结果的关系,与文意不符。)
7. A(推理无据,仅有“跨学科专业学习”这一个条件,推断不出“迎接
三、(12分,每小题3分)
8.B(易:替换,换取)
9. B(于:在。A项中,第一个“以”,介词,因,由于,第二个“以”.介词,译为“用来”,C项中,第一个“而”,连词,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D项中,第一个“之”,助词,译为“的”:第二个“之”,代词,指古木。)
10.B(A项中,①是对废亭旁边古木的描写。C项中,①是对苏轼登山时环境的
描写,D项中,①②是写九曲亭位置好,适于观赏景色。)
11.C(文章作者是苏辙。而文章记述的是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阐发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同时寄托作者自己的意绪。)
【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锦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丛中,寂寥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汪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米,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太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对,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庄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白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可攀登的山,可泛舟的水,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赡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佳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叉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四、(20分)
12.(1)①有一天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拔掉了一棵古树,把那倒树的地方开辟出来,亭子的地基便扩大了。3分,一县”“斥”“广”各1分。②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2分“之所以”于是”各1分。
(2)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3分,每错、漏3个断句处扣1分, 扣完为止。
13.(1)李诗重在叙写汴河春色和隋言的荒废,从对照映衬中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2分)应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实则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圣君并提,巧妙地对亡国之君的穷奢极侈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分)(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1分)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1分)(意思对即可。)
14.(1)①江间波浪兼天涌 丛菊两开他日泪 ②陈情表 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③齐彭殇为妄作(2) ①马嵬 空闻虎旅传宵柝 此日六军同驻马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悟已往之不谏 ③鼓瑟吹笙
五、(26分)
(一)15.B
16.企业出现生产旺季;企业出于牟利的需要,员工则借此赚取加班费或得到晋升机会,保存自己的职业;相关的法律手段没有得以执行:企业违法成本较低。4分
17.加班潜规则是与法律相违背的,并且广泛存于当今的企业内部。形成这种规 则的原因是企业从中牟利,员工则从中得以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这种潜规则表面使得双方获益,从而使双方在利益上达蓟共识,但实际上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从性质、原因、危害三个方面概括。) 3分
(二)1 8.(1)从本文来看作者沉浸于:锋残毫损的毛笔、青衣江的历史联想、以前的自己、熟悉的城墙街巷、旧书旧帖、以前的纸片。4-分,写出四点即可
19.(1)第一次作者纠结在一个简单的技巧性问题里,脱不出来,没有真正欣赏和注意青衣江。第二次作者沉浸在江名名“青衣”的一连串联想中:从青衣想到蚕丛想到少妇想到舞台青在的幽怨、哀碗、凄美。所以说思路却远远拉大了岔道,无法叠舍,(2)两次不同的体验使作者以识到回味旧事可以看到以前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改变和坚守。4分,第(1)问2分 第(2)问2分
20.老城市有独特的文化气息。熏染着人们,储存着浓郁的民风、礼仪,街巷、 门楣、梁、匾额、居住者行为又透露和体现着老城市的情调,人和城市长久的磨合,水乳交融,和谐而有秩序;新城市是多元的,缺少对间的磨合和交融,空洞没有情调。将老城市和新城市进行对比,突出老城市具有新城市不具备的情调、韵味和独特的文化气息,让人沉浸,更好地表现主题。4分,老城市情况2分。新城市情况2分,对比及作用2分
21.“一个幽深的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说明旧纸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①纸张即便是空白的也可以承载和见证历史.②纸张是脆弱的,能够躲过战乱、水火、迁徙磨难本身就是一种历史:③哪怕是白纸或撕裂的碎片。都沉重千钧,可以让人沉浸,有它的价值,可以让人展开丰富的无边的联想和想象。4分,比喻1分,下面3点各1分。
六、(11分)
22.只有给自己找个对手,才能强壮自己.锤炼自已.释方能两,创造美丽、壮观与辉煌。(3分)
23.太阳风暴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局部爆炸,从而使其表面也现耀斑和黑子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或:由于太阳大气中产生局部爆炸.而使太阳表面出现耀斑和黑子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叫太阳风暴。)4分,定义格式1分.顺序2分.通顺1分。
24.(1)①将“打算把”改为“欲将”或者是“拟将”。 (2)将①和③调换(3)应删去“跟进”或”继而。 (4)⑦“渎职"改为“失职”。(4分)
七、(60分)按高考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