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I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试题详情

1.若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试题详情

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                        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

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D.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

试题详情

3.该岛西部海岸线目前80%左右正处于被侵蚀状态,下列哪些活动可能是其原因

  ①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②河流上游滥砍乱伐  ③兴建港口防波堤  ④开采河口海岸砂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4~5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试题详情

30.3

美国

试题详情

110.0

墨西哥

试题详情

26.7

德国

试题详情

21.1

印度

试题详情

22.2

加拿大

试题详情

17.3

印度尼西亚

试题详情

18.0

英国

试题详情

13.6

菲律宾

试题详情

14.4

澳大利亚

试题详情

8.3

试题详情

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试题详情

5.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试题详情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结合下图及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

 

 

 

 

 

 

 

 

 

 

 

 

 

 

 

试题详情

6.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为平原  ③处在湿润气候区  ④海运便利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7.关于目前环渤海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均衡性 

B.城市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

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三个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试题详情

右图为某区域图,据图中信息完成8~9题。

试题详情

8.关于图中洋流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暖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由低纬流向高纬

D.该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

试题详情

9.限制图中甲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左图)和该区域土地未来利用趋势图(右图),回答10~11题。

试题详情

10.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试题详情

11.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农业结构得到大幅调整,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B.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C.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试题详情

12.奥运会期间,北京启用了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了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请问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RS技术    ②数字地球      ③GPS技术      ④GIS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08年2月22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下图),项目计划2009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年前全线贯通。据此回答13~14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3.有关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的三级阶梯

B.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

C.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高原

D.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

试题详情

14.有关工程的积极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大气环境

C.基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D.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读2008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回答15~16题。

地  点

日出时间

试题详情

日落时间

7:18

16:48

6:54

15:30

6:36

16:50

8:24

18:56

试题详情

15.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试题详情

16.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7~18题。

地 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试题详情

1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试题详情

18.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读右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9~20题。

试题详情

19.对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B.春季可能发生凌汛现象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试题详情

20.图示省区主要农业生产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水热充足,积温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试题详情

下面甲、乙两图图幅大小相同,读图完成21~22题。

 

 

 

 

 

 

 

 

 

 

 

                                  

 

试题详情

21.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B.a位于b的西北

C.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D.乙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

试题详情

22.有关两个半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试题详情

B.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C.甲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D.乙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试题详情

23.右图是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正北风,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近地面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B.阴晴状况为甲地多阴雨天气,乙地多晴朗天气

C.水平方向上,气流甲地顺时针向内,乙地逆时针向外

D.垂直方向上,气流甲地下沉,乙地上升

试题详情

图7

试题详情

24.若仅考虑三个因素,则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A.H----最优            B.B----最劣

C.F----最优             D.D-----最劣

试题详情

25.若用此图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可能呈带状分布

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

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

下面左图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右图表示在不同纬度的四地垂直竖立高度相同的旗杆,正午时旗杆顶点的影子周年变化范围示意图。完成26~27题。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26.左图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和由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n和c            B.m和b            C.s和t           D.b和e

试题详情

27.d地区的影子在右图对应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长江三角洲数据

比较项目

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2002年

2007年

人均GDP

试题详情

73.9

试题详情

73.6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试题详情

81.3

试题详情

92.2

投资效果系数

试题详情

87.7

试题详情

79.9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

试题详情

128.2

试题详情

157.3

出口依存度

试题详情

24.8

试题详情

35.5

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试题详情

51.7

试题详情

48.7

试题详情

29.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7年期间

       A.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B.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珠江三角洲快

       D.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全面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试题详情

3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远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A.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B.长江三角洲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雄厚

       C.长江三角洲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雄厚

       D.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政策存在差异

II 综合题(共80分)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

材料四:部分岛屿轮廓图(图3)

 

 

 

 

 

 

 

 

 

 

 

 

 

 

 

 

 

 

 

(1)图1中X大陆是          。(2分)

(2)图2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2分)

(3)图3中①所对应的国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4)图3四个岛屿所在海域的海底地形剖面图与图2最吻合的是    (填数码)。(2分)

(5)当北京地区座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图3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2分)

 

试题详情

材料二:(广州日报9月24日讯)超强台风“黑格比”给南粤大地带来了严重的暴雨灾害。截至昨晚发稿时省防总统计,茂名、阳江、珠海、江门共4个市20个县(市、区)165个乡镇494.0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0.7915万间,因灾死亡6人、失踪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0.26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近60亿元。

试题详情

材料三:(广州日报9月24日讯)今日凌晨,广东珠江口部分潮位站超过或接近历时最高潮位,其中灯笼山、横门、北津、官冲、赤湾、黄埔和南沙站等潮位站超过历史最高潮达到或超过百年一遇。其中南沙潮位站超过警戒潮位0.82米,中大潮位站超过警戒潮位1.25米,广州市荔湾区沙面等地出现不同程度浸水。

材料四:(广州日报)“黑格比”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

 

试题详情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2)当“黑格比”6时45分在茂名市沿海登陆时,湛江的风向为___________。(2分)

(3)在台风警报中常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是说“中心最大风力”,其原因是__

___________(2分)

(4)台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人们可通过哪些措施来防御台风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__________________(8分)

(5)台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也能带来有利的影响,有利的是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材料一:河南省汤阴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

材料二   河南省汤阴县有30多万亩玉米,玉米芯资源丰富。近年来,当地农民利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建立相关产业。木糖醇生产后产生的下脚料――木糖渣若堆放在田地或土坑中,因木糖渣很轻,在干旱季节,容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但利用木糖渣代替棉籽壳做食用菌袋的填充料,可发展食用菌种植。现当地已形成几个食用菌栽培大乡(镇)。光靠栽培食用菌还不能消耗所有的木糖渣,当地企业又开发了用晒干的木糖渣代替燃煤技术,3吨干渣就能代替一吨煤,给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试题详情

在汤阴县,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这条综合利用产业链总产值达7.3亿元左右,约占全县总产值的1/4。

材料三:河南省汤阴县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试题详情

                                     

(1)汤阴县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2分)

A.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B.雨热同期

C.土壤为黑土,土质肥沃

D.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E.劳动力资源丰富

(2)A地形区的名称是        ,它是我国           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4分)

(3)在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与之相比,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有                 。(2分)

(4)汤阴县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6分)

 

试题详情

 

 

 

 

 

 

 

 

 

 

 

 

 

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20%,农业产值约占4%。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占国土总面积的2/3,耕地面积达3350万公顷,土壤肥沃。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

德国经济高度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30%,农业产值约占1%。德国耕地面积1183万公顷。德国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湿地,土壤贫瘠,低温潮湿日照少;中部为山地;南部为高原与山地。

(1)在下列沿图中B―A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中,正确表示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的一组是     (2分)。

试题详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工业区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      (2分)。

A.德国鲁尔区     B.法国加来      C.德国慕尼黑    D.法国巴黎

(3)根据图文有关信息判断:法国的地势大致是          ;德国的地势大致是              。(4分)

(4)法国、德国工农业结构特征分别是:

法国:              ;德国:                。(4分)

(5)法国南部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35.(16分)读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4分)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3)河流①流域是该区域主要农业区,原因是             。(4分)

 

(4)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主要防治措施有____________。(6分)

 

 

 

 

3637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做一题,做两题者以第一题为准。

试题详情

36. (10分)读某地区旅游资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1)    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4分)

 

(2) 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和B两条路线各有利弊,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2分)

A.B线线路地形平坦

B.A线线路建筑成本较低,但占用耕地

C.B线线路更方便沿路观赏山石林湖等自然风光

D.A线线路要考虑地形、地势,会增加成本

(3) 发展当地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4分)

 

 

 

 

 

试题详情

 

 

 

 

 

 

 

 

 

 

 

 

 

 

(1)       电子废弃物不合理处置方式主要有           ,可能会引起的危害是____________。(4分)

(2)减少电子垃圾的危害,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2分)

A.减少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B.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C.合理使用包装材料,采取易于回收和再利用或易处理的包装材料

D.缩短产品使用寿命

(3)按照材料中的工艺流程图,把铁与其他物质分拣出来的方法有            ,把有机物和金属分离出来的工艺是          。(4分)

 

 

 

 

 

 

 

 

 

 

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第二卷答题表

试题详情

31.(10分)

(1)                  

(2)                          

(3)                                  

(4)         

(5)                          

试题详情

32.(16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3.(14分)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4.(14分)

(1)__________

(2)         

(3)                                                                        

                                                                              。 

(4)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5.(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37为选做题,考生只选一题,做两题者只评第一题。

试题详情

36.(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7.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I  选择题(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C

D

B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B

A

A

D

C

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D

CD

BC

AB

BD

AD

CD

CD

AB

AD

 

II  综合题(共80分)

(本大题中的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

31.(10分)

(1) 南极大陆(2分)

(2) 大陆架 (2分)

(3)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2分)

(4) ①(2分)      

(5) ②③④①   (全对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试题详情

32.(16分)

(1)B(2分)

(2)西北风(偏北风)(2分)

(3)因为台风中心眼区为下沉气流,风速很小,几乎为0;而风眼外围旋涡风雨区风力很大(2分)

(4)狂风、暴雨、风暴潮(答对三个得2分,一个或两个得1分)

防御措施:①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②加强台风宣传和台风来临撤退演练,提高人们的防台风意识,确保台风登陆时能迅速有序地疏散转移;

③做好部分生产、生活设施的加固工作;

④营造沿海防护林,防御海风、海浪的袭击。

(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6分。)

(5)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旱情;         缓解高温酷暑(两点2分)

 

试题详情

33.(14分)

(1)B D(全对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3)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1分)节约资源。(1分)

(4)①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③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④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6分)

试题详情

(2)太行山(2分)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2分)

34.(共14分)

(1)D(2分) 

(2)A B  (全对2分,只答一项且答对得1分,其它不得分)

(3)东南高西北低(2分)  南高北低(2分)

(4)法国:工农业均发达(2分)     

德国:工业比重较大,而农业比重较小(2分)

(5)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2分)

 

试题详情

35.(16分)

(1)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1分),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1分);

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1分),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1分)

(2)温室效应,全球变暖(2分)   

(3)①该区位于河谷,海拔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②靠近水源,灌溉条件较好

③位于河谷,土壤较肥沃(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4分)

(4)土地(绿洲)荒漠化(2分)。

①合理用水;                    ②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禁止过度樵采;   

③恢复自然植被;                ④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  

⑤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⑥合理放牧,建设绿洲草场;

(答对一点得1分,满分4分)

 

试题详情

36.(10分)

(1) ①该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备,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

②旅游资源质量高,组合状况好,(每点得2分,共4分)

(2) B C(全选对得2分)

(3) 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要合理控制游客人数与旅游旺季景区游客密度;对雪山、森林、石林、湖泊景区开发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引起生态的破坏;道路建设及各种旅游设施建设要注意与环境协调,和谐;要注意做好当地人文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4分)

 

试题详情

37.(10分)

(1)任意焚烧;随便丢弃(2分);   焚烧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分);随便丢弃,其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1分);

(2)B C(全选对得2分)

(3)手拣分类与磁选(鼓膜)分离(2分)  风力摇床(2分)

 

试题详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