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0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2.一部《大长今》,浪漫者见到唯美爱情,奋斗者看到励志追梦,美食者寻找养身美味,文
化人看其儒家精神。这说明 ( )
A.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意识是复杂的,不可能完全正确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人而异的
3.韩国文化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给了我们足够的新鲜感,又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上述分析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确定的
4.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其主要内容是:
企业经营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该侧重抓关键的环节和项目,即20%;再以少数的20%
带动多数的80%,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这一法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抓住了重点
D.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5.(2006?烟台)近年来,云南丽江文化旅游发展很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突出了民族文化
两个独具特色的“切入点”:一个是巴东文字;一个是纳西古乐。从哲学上看,古城丽
江的文化旅游发展较快的原因是 ( )
A.注重了旅游产业的创新 B.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C.抓住了主要矛盾,发挥了内因的作用 D.树立全局观念
6.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因为 ( )
A.只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就有了创新能力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C.只要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就能建成创新型国家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7.(2007年新乡)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几乎成了低端产品加工的代名词,多数高端产品
和技术市场都被国外垄断。而今,自主创新思路引领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
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突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英才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据此回答8~9题。
8.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 )
A.发展循环经济 B.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D.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9.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
提是 (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改造自然、造福自然 D.坚持科学发展观
10.(2007年桂林)温家宝总理在阐释“和谐世界”的内涵时说“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在这里,“和
而不同”体现着 ( )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本质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11.(2006年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
是世界的”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
A.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