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课改版)

 

安徽淮南八公山区第二中学  丁金华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80分,第卷70分,作文卷面7分)

第Ⅰ卷(80分)

二、(45分)

5、通读全文,用精炼而明确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答:

试题详情

6、请说说欧?亨利遇到了什么挑战?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3分)

答:

(二)不怕失败(13分)

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做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个桥梁,才走向成功的。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经被吴国打得大败,他不是从此消沉,而是卧薪尝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聚力量,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们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试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愈挫愈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前赴后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

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要振作。失败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光荣。

试题详情

7、这篇短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试题详情

8、作者为了论证论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所用的论据。(3分)数学家陈景润也是从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但却不宜把居里夫妇的例子换成他的事例,为什么?(2分)

试题详情

9、议论时,有时说话留有余地能使论述更严密,如第二段中“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句中,“往往”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从文中再找两三个起同样作用的词语。(2分)

试题详情

10、(学科渗透)第五段中的“愈挫愈奋”说得是孙中山,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举两个孙中山(其他历史人物亦可)“愈挫愈奋”的历史事例。(2分)

试题详情

12、“下课时,张先生走下讲台,来到我身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而当时我认为是什么原因?(3分)

试题详情

13、张先生说用不着向他道歉时,“我”为什么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他会是最受欢迎的中国老师呢?(3分)

试题详情

14、张先生说“我很奇怪你们每次上课都点名签到,有的学生不来上课还要托病或者让别的同学代他签到”。你能说说产生这种种现象的原因吗?(4分)

试题详情

15、通过这件事,作者对时间与人生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悟出了一个道理,请从文中找出这句最简要而意味深长的话来,(1分)并谈谈你的看法。(2分)

试题详情

16、文章最后一段是议论段,请你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2分)

 

(四)建筑与抗震(11分)

最近,印度洋发生了强烈的海啸,造成了十几万人死于非命。海啸,是由发生在大海中的地震引起的剧烈的海水翻滚现象。于是,地震,这一人类目前还无法征服难题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

英国科学家最近指出,根据目前已有的建筑技术,人们完全能建造出高抗震性能的房屋,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除地区和建筑本身有所差异外,抗震建筑的成本一般来说都相当可观。

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院的布莱克伯勒认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大小,主要由四个因素决定:一是建筑物下的土质及地面的移动量有多少能够转移到建筑物上来;二是支柱的数量;三是支柱的牢固性;四是采用何种方式减少横度。他解释说,如果建筑物下面是坚硬的石质结构,则十分有利于抗震,但目前大部分建筑物都建筑在泥土上,泥沙和填土在遇到地震压力时,常常会液化,从而使建筑物从根基部倒塌。布莱克伯勒认为,在地基处堆放一些起排流作用的大石堆,就可有效防止泥土流失。另外,在建筑物下安放巨型弹簧,也可使建筑物与地面隔离,不受地面移动的影响。但是,他认为,如果地面移动太远,巨型弹簧就不再适合,而且有些附加设备,例如供残疾人使用的软椅坡道等,就会将建筑物重新连接起来,消除弹簧的功效。对于防止横摆,布莱克伯勒说,一些日本建筑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通常在屋顶放置大型重物,利用水压活塞便重物运动,且运动方向与地面横移方向相反,抵消横移的影响,从而把建筑物的横摆度减到最小。英国科学家认为,将巨型弹簧、牢固的支柱、水压活塞及屋顶重物等方法相结合,肯定能抵抗地震灾害,只是因其成本高昂现在无人敢问津。

试题详情

17、建筑物抗震能力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3分)

试题详情

18、国科学家最近指出,根据目前已有的建筑技术,人们完全能够建造出高抗震性能的房屋的根据是什么?(3分)

试题详情

19、根据文章的介绍,你认为目前建造抗强震的房屋要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2分)

试题详情

20、要使建筑物防震,除了文章介绍的方法外,还可有其他的方法,请发挥你的想象,为建筑抗震房屋想一个办法。(3分)

试题详情

三、(12分)

21、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4 题,共4分)

①乱我心者,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                ,五十弦塞外声。

                ,荆门九派通。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

试题详情

22、默写一首关于长江的诗。(4分)

                                                                      

试题详情

23、按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分)

①苏轼在《江城子》中表明自己要竭尽全力抵御侵略者,为国立功的决心的名句是 :                  ,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主旨,发出作者为普天下劳动人民的呐喊的句子是:

                                                。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伐,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之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试题详情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二、5、做人的原则、为人的良知等精神范畴许多东西是不可交换或难以交换的,感情永远是无价的。(意思对即可) 6、本来作者是在作品中潜心描画出在那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还有一份真爱和人性,结果却被人曲解为“傻子”,还是还原了“金钱至上”。  
7、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8、举例论证(摆事实、例证皆可);越王勾践不怕失败,卧薪尝胆,终胜强吴。居里夫妇面对失败毫不气馁,发现了镭。孙中山愈挫愈奋,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不怕失败,终于取得了胜利。(只要能概括出两件事即可);举居里夫人是“古今中外”中的“外”的角度来论证的,若换成陈景润的事,就缺少了“外”的例子,这样论证就不严密了。我们选用证据不仅中要考虑典型性,还要考虑其代表性。(意思差不多即可)  9、“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中“几乎”“可能”  10、①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仍坚持革命,最后取得胜利。②在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南下广州,进行北伐。11、言之有理即可。

 12、他是一个负责的教师,想让我知道我先前没听到的内容。而当时我认为是老师对我含蓄的批评。(意思对即可)

试题详情

 13、我认为他是个幽默、风趣,没有丝毫架子的教师,而没认识到张先生说的是认真的话。(意思差不多即可)14、要点:学生们不知惜时;学习不主动;他们把老师的教学看作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而不是把它看作自己的消费。(意思对即可。)   15、其实我们一生不过是一个不断购买和不断销售的过程;言之有理即可  16、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把事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明确化,具体化。让读者更好体会出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意近即可。)
    17、一是建筑物下的土质及地面的移动量有多少能够转移到建筑物上来;二是支柱的数量;三是支柱的牢固性;四是采用何种方式减少横度。 18、科学家找到了决定建筑物抗震能力大小的四个因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国家在抗震建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意思对即可)19、成本昂贵。20、略(3分。只要方法有一定的道理,就可酌情分3档记分)
    21、略 22、如:李白《望天门山》《渡荆门别》;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语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三国演义》部分歌词。

试题详情

23、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寒士俱欢颜

试题详情

  24. ⑴披:分开 ⑵更:进一步,进而 ⑶就:接近,靠近 ⑷于是:从这(时),从此(时) 25.C  26.怪特(或:特立)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  “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27①.幽远的泉水,怪异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评卷时要注意“远”翻译的准确性) ② 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外面和天相接,四下眺望都一样.   28.哲理: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求学之路永无止境,永不知足”;“对事物的认识不能靠主臆断,要探索实践”等,言之有理的观点给分。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分

 29 、⑴ ①组织全组同学上街收集各种招牌上的错别字②让同学们分头到街上的广告贴处去查找广告中的错别字。⑵①添②鉴③庵④掷⑤绌⑶①同音错误②形似错误③生造简化 ⑷开放题所提建议必须合乎情理,

试题详情

30、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