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我国古代官职中,对地方官吏行使检查(监督)职能的有
①刺史 ②知州 ③通判 ④按察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阅读下列有关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格内容,从表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朝 代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西南地区
两广及福建
西汉
38256
7871
4364
698
唐
28898
12137
8081
2484
A.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B.唐朝时黄河流域人口减少,南方人口增长较快
C.西汉和唐朝,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最多
D.唐朝时人口大量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4.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执政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 ④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5.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
A.中国重视对传统的继承,西欧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B.中国科技注重经验总结,西欧确立了实验科学
C.中国科技发展局限于农业,西欧发展工业技术
D.中国科技创新受到压制,西欧科技创新得到社会推崇
6.钦差大臣林则徐传谕外商“现在天朝禁绝鸦片,新例极严,不但尔等素不贩卖之人,永远不可夹带,更须传谕各国夷人,从此专作正经贸易,获利无穷┅┅”。这表明林则徐的态度是
A. 坚决禁绝鸦片,支持正当贸易
B.坚持对外开放
C.以天朝自居,妄自尊大
D.坚持闭关锁国
7.《天朝田亩制度》与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相比,其共同之处是
A. 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制定土地国有政策
C.反对封建土地制度
D.摧毁小农经济
8.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9.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D.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问题,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从幼稚走向成熟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1.在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 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掀起大生产运动
D.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
1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13.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的土地权利,最主要的是
A.土地所有权 B.承包经营权
C.无偿使用权 D.有限使用权
14.“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群众杀猪、砍树、卖羊卖牛,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上述现象发生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5.下列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要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
B.改革内容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C.改革的目的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
D.改革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
16.“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种“远航探险”的深远影响在于
A. 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B.否定了封建教会的权威学说
C.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17.马克思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D.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
19.我国史学界认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局限性在于“有两大任务未能完成。”给美国内战留下隐患。这两大任务是: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②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狭小③人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 ④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完全确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0.俾斯麦认为,“19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
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两大势力彼此敌对主要表现在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统一问题 D.赔款问题
21.观察下图,四条曲线代表的是中国、英国、美国、德国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其中C线代表的国家是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2.19世纪后期,“脱亚人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维新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B.运动的时间长、规模大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
2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这种情况发生在
A.工场手工业时期 B.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C.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D.作坊手工业时期
2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与下列哪些国家的思想文化直接有关
①英国 ②德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和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继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外国资主义的侵入,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开放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国务院来做。┅┅只要对长远有益就可以干。要多做几件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事情。”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要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从大的视角看,改革开放的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影响,历经了三件大事: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这三件事促进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发挥了三大优势: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产品出口的成本优势,先富后富共富的发展动力优势。与此同时,改革开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资源能源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贫富差距扩大,国内需求不足。
――《总结历史经验,推动科学发展》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并联系史实指出,十九世纪的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⑵联系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大胆地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⑶针对材料三中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你认为应怎样解决?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你得到什么认识?(6分)
27. 20世纪以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观察下图并联系史实回答:
图1 华盛顿会议和亚太地区的形势 图2 联合国的成立
(1)读图1,概括说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上列强是如何损害中国利益的?1919~1922年中国为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做出了哪些努力和斗争?(6分)
(2)根据图1和图2,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简述20世纪4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是总体上走向缓和,呈现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请用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应对世界发展趋势的。(4分)
28.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中国之民素贫,而其识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绝无仅有者,则以读书之值之廉也。
――《东方杂志》1905年11期
材料三: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
――康有为《请废八股试贴法试士改用策论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科举考试“出现于隋唐、发展于两宋、僵化于明清”的三步曲。(3分)
(2)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在追求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3分)
(3)结合背景说明材料三中,康有为主张“改科举”的目的是什么?在百日维新中有哪些具体措施?(4分)
(4)1977年底,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1999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联系当今国内外时代背景,你认为我国为什么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2分)
29.
图一:唐朝三省六部制 图二:美国国家职权分配
请回答:
(1)根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权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4分)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4分)
(3)两幅示意图所示的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相似点?其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4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0:DDAAB ACCCB 11~20:DBABD ADDCB 21~25:DCCBA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⑴政治方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经济方面: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到工业经济兴起,民族资本主义成长。(4分)
(2)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2分)
(3)解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鼓励科技创新;缩小贫富差别,扩大内需等。(4分)
认识: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开放促进社会发展,闭关没有前途;改革开放是我国正确的基本国策。(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4分)
(1)目的:为了缓和列强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日美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1分)损害:通过《九国公约》,出现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1分)抗争:发生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华盛顿会议期间,掀起收回山东主权的斗争。(4分)
(2)变化:中国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对象,变成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分)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
(3)应对: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APEC组织。(4分)(答出其他活动也可酌情给分)。
28.(12分)
(1)隋朝形成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唐朝完善并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朝时规范了考试程序,扩大了录取名额;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僵化。(3分)
(2)选拔官吏(1分)。“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读书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读书成本低,一般平民子弟也有考试机会。 (2分) (3)目的:培养维新人才,推动变法,挽救民族危亡。内容: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4分)
(4)为适应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9.(12分)
(1)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可以驳回。尚书省──执行政令;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削弱,三省分工明确又互相牵制和监督。(4分)
(2)原则:三权分立。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4分)
(3)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不同。因为美国三权分立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是强化皇权专制,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