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五 中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12月)
高 三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汉口出现类似的特殊区域至少是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逐渐传入 D.英国等西方国家输华商品激增
3. 天津开埠之初,海关总税务司的评估是“在中国,除去上海或许还有广州,没有任何一个口岸像天津这样有着同内地如此良好的水陆交通。”这表明天津
A.因接近北京而倍受政府重视 B.具有开发旅游运输业的广泛前景
C.是洋务产品出口的理想平台 D.连接着广阔的市场利于商品输出
4.“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土地分”这首曾在南方流传的歌谣带有明显的
①宗教色彩 ②平均色彩 ③反封建色彩 ④反侵略色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太平天国起义定都天京后,曾一度解散原来的城市和取消商业,没收了各种商店的一切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A.天国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 B.天国领袖们丧失了革命性
C.《资政新篇》成为新的建国纲领 D.天国附近自然经济瓦解极快
6.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与民族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B. 是否为政府投资
C.是否有私人投资参与 D.是否服从市场需要
7.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主要体现在
A.制造枪炮抵制西方侵略 B.维护中外和好缓和与列强矛盾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所产产品占据了中国部分市场
8.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实质上反映了中国
A.工业化不断发展 B.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C.自然经济不断瓦解 D.社会财富逐步为少数人垄断
9.“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这场战役结束后
A.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B.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C.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此条款最富时代特征之处是其标志
A.外资工业在中国兴起 B.日本正式成为主要的侵华国家
C.民族工业开始受双重束缚 D.对华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
11.下图是反映近代上海城市景象的苏州年画,该画创作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 D.民国初年
1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双方论战的焦点是
A.是否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B.是否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C.是否推翻中国的封建君主政体 D.是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13.《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与此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废八股,改试策论 B.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C.开国会,设议院 D.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14.义和团运动的落后性主要体现在
A.农民阶级领导 B.依靠清政府对抗外来侵略
C.民族复仇色彩 D.拒绝西方文明
15.“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应指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16.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成为历史主流
B.清政府集两大矛盾于一身成为革命对象
C.资产阶级为共同目标放弃派别之争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完全形成
17.中国同盟会与以前一些革命团体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成立于国外 B.是全国性统一的政党
C.以议会斗争为主要手段 D.有革命的纲领和宗旨
18.比较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前者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主张采取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权制度
B.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腐朽的专制统治
C.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改革
D.主张尽快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9.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同盟会纲领中的“平均地权”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都以土地平均为指导思想 B.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相似 D.对待小农经济的态度相同
20.“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由此“公”之“流血”引发了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21.从讨袁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 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D.革命党人是否掌握武装
22.下列思潮在一战期间已成为中国社会进步障碍的是
A.民主与科学 B.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马克思主义
23.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
①创办《新青年》 ②倡导文学革命
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组建中共早期组织启发工人觉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
24.“中国文明,一千年看西安,三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上海是百年中国缩影的史实是
A.集中洋务军事和民用工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源地
C.辛亥革命首义地 D.五四运动中心中共诞生地
25.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的文化革命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在改造社会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
C.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D.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6.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其表现不包括
A.外争主权,?除国贼 B.从北京迅速蔓延到全国
C.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D.先进知识分子领导运动
27.中共“二大”上之所以能够明确制定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由于
A.中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B.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支持
C.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的国情 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8.促成国共两党1924年走向合作的主要因素是
A.斗争对象的一致性 B.革命目标的共同性
C.阶级利益的共同性 D.合作方式的灵活性
29.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相似点
A.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 B.发生了罢工、罢课、罢市三罢斗争
C.中共起了领导组织作用 D.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30.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本质区别是
A.采用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B.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目标
C.有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 D.斗争逐步走向统一领导
31.大革命失败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有
①国民党 ②国民革命军 ③国民政府 ④革命阵营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2.国民大革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方式不包括
A.支持旧军阀,进攻革命政权 B.制造惨案,阻止革命发展
C.扶植新代理,分化统一战线 D.实行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
太 原 五 中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12月)
高三历史答卷纸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图一国民革命军的宣传标语
图二 孙传芳下野
请回答:
(2)材料二中孙的几个口号指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5分)
(3)材料三中的“地底陈土”特指哪些力量?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与其的八年斗争中相继采用了哪些斗争手段?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4)材料四所涉及的革命斗争与辛亥革命相比有什么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斗争成果是什么?其成功与失败又为革命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6分)
(1)材料一、二提及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7分)
材料三:一战前后中国进口总值指数变化情况(1913年为100%)
200
150
100
50
0
1913年 1915年 1917年 1919年 1921年
请回答:
(2)依据材料三图表,分析一战以来中国进口贸易总值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口总值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3)民国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给中国政治各带来怎样的重要影响?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
BADAA BDACD CBBDC CBBBB CCBCA DCACC AD
33.(1)商会是资产阶级社团(或工商业者社团,或商人社团)。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或工商业者)的全国性组织。(2)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成长;外国商会示范;维新派等进步人士宣传;晚清时政府的支持,民国初年对结社的提倡等;(3)上海是带头和中坚;因为上海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城市,工业和商业中心,资产阶级人数多、力量强。(4)影响:交流信息,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和整个经济的发展;便于工商业者与政府交涉,维护自己的利益;便于与外国竞争;商会作为一股政治力量,从此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商会的成立是中国资产阶级正式形成的标志;
34.(1)服饰;社会习俗;历法纪元更新-改用阳历,并以民国纪年;礼仪变化;政治体制-结束几千年的君主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时代精神: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解放思想观念;反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伦理观念束缚,提倡资产阶级平等、民权,提高妇女地位。(2)民族民权民生;半殖半封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是两大历史课题,两大矛盾合流表现为人民与清王朝的矛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表达了资阶的政治经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成为辛亥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3)军阀、官僚、政客,法律手段;议会斗争(政党政治);武装斗争;资阶软弱性,提不出新的适应时代的纲领,脱离群众,依靠军阀打军阀。(4)国共合作,统战领导;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军队武装斗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经验-统一战线;教训-掌握革命领导权,革命武装。
35.(1)特点:发展快,门类众多;分布广;轻工业发展迅速,纺织业和面粉业最快;上海、广州、武汉、天津仍有优势;纺织业中心由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出现天津、青岛、武汉等新纺织业中心;弱点:重工业薄弱;沿海多,内地少,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经济制约,半殖民地半封建。(2)开始后减少,结束后回升超过战前;进口减少原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人民群众抵制外国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抵制;回升原因: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制。(3)影响;第一次: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第二次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继续进行维护共和的斗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矛盾在政治方面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