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高 考 模 拟 试 卷
理科综合试题
题 号
第I卷
第II卷
必做题
选做题
得 分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和答卷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2.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Ⅰ 、Ⅱ、Ⅲ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Ⅲ过程中没有水参加
B.C6H12O6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产生
C.Ⅰ过程产生的O2用于Ⅲ过程的第三阶段
D.X代表的物质是ATP
3.下列关于实验及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设置了对照实验
B.调查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表层土样
C.欲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应使用纸层析法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4.右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1与1/、2与2/、3与3/分别为三对同源染色体
C.若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正常情况下,1/染色体上相应位点
的基因为A或a
D.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结束后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6.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B.在检测某人尿液中的含糖量时,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方法更为简便、有效、精确
C.用带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在研究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验中,可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放在相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研究
7.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雌雄同株异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穗玉米上所结的200粒子粒的基因型应该是相同的
B.作为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与豌豆相比,玉米的优势在于雌雄同株
C.杂合的玉米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子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玉米的子代数量较多,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便于区分与统计,因此是遗传学的良好实验材料
8.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烟草释放挥发性物质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它们的关系是竞争
C.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
D.抗虫棉由于导入的是生物毒素基因,所以棉铃虫不会产生针对抗虫棉的抗性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
C.0.50mol的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钠离子
D.
10.已知:H2(g)+F2(g)=2HF(g);△H= ―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②稀有气体不活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③FeC12、CuS、NO都不能通过化合反应来制取
④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A.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2.已知反应N2(g)+3H2(g)2NH3(g);ΔH<0,向某体积
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N2和H2,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反应。右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图中T
表示温度),Y可以是 ( )
A.N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的压强
D.H2的体积分数
1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NO3-、SO42-、H+、M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42-): n(H+):n(M)=3:1:3:1,则M可能为 ( )
① Fe2+ ② Mg2+ ③ Cl- ④ Ba2+
A.①②④ B.③ C.② D.①②
14.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向Ba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
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
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
结果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
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
后红色刚好褪去,说明NaOH已完全中和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地球表面上,除了两极以外,任何物体都要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同一物体,当位于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地方的时候,可以判断(只考虑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 ( )
A.该物体在北京和上海时所受的合力都指向地心
B.在北京时所受的重力大
C.在上海时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
D.在上海时的向心加速度大
17.如图所示,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不计滑轮及绳的质量,θ角已知。当系统平衡时,下列关于两物体质量m1与m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m1=m2 B.m1=
C.m1=m2sinθ D.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