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基础题考前特别训练――系列试题(19-21)

 第十九套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自   陷   脖   杀一百   美好憧

B.梦   然   变   奄一息   旗息鼓

C.造   孝   听   瓜熟落   交申请

D.兰   跌   暗   一代天   勇善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了的一组是 ( )

A.跋扈   惘然若失   了了无几   一言以蔽之

B.椭圆   淹没无闻   沽名钓誉   万变不离其宗

C.睿智   沧海一粟   风烛残年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昏厥   老态龙钟   转瞬即逝   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非典”的袭击非但没有使我国人民       ,反而增强了全国人民万从一心战胜困难的凝聚力。

[2]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3] 是公安机关,任何公共权力部门      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

A.萎缩  抢救  不但/也   B.畏缩   抢救   不但/都

C.畏缩  营救  不单/也   D.萎缩   营救   不单/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递交了承包治理这座荒山的申请后,我觉得自己当之无愧地将要成为这座荒山的开发者,心里十分激动。

B.我是电脑迷,渴望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当爸爸把新买的手提电脑郑重地递到我手中时,我如愿以偿地笑了。

C.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个饭店洗手间的毛巾、手纸等经常被一些缺少公共道德的人顺理成章的占为己有。

D.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不大家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了。w.w.w.k.s.5.u.c.o.m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当前,“文革”时期的当事人逐渐离世,史料不断散失,“文革”史的研究亟待抢救和开掘。

B.最近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发生的这起爆炸事件,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很可能就是这一事件的制造者。

C.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3年12月10日12时38分,台湾省台东县近海发生了7.0级地震。

D.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分裂破坏活动。

6.下列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最能炒鱿鱼的五种人     B.工资多少不再老板说了算

C.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     D.儿子老子与他的哥哥弟弟

 

第十九套答案

1.B(A组“颈”读“gěng”,其他加点的字都读“jǐng”B组加点的字都读“yǎn”C组“悌”读“tì”,其他加点的字读“dì”,D组“骁”读“xiāo”,其他加点的字都读“jiāo”)

2.C(A“了了”应为“寥寥”B“淹没”应为“湮没”D“材”应为“才”)

3.C([1]“萎缩”,指身体草木等干枯,也指经济衰退,“畏缩”指因害怕而不敢向前,应选“畏缩”[2]“抢救”指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其对象可以是能够直接救护的人,也可以是文化遗产等;“营救 ”是援救的意思,其对象是暂时遇到灾难急需救助而又不能直接救助的人。句中用于煤矿瓦斯爆炸后的失踪者,应选“营救”[3]句间不是递进关系,应排除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也”)

4.D(A“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需惭愧,用于有才能并已做出贡献的人,这里使用场合不当 B“如愿以偿”形容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不能用来修饰“笑”,这里应为心满意足 C“顺理成章”本指顺着条理写文章就能自成章法,比喻说话、办事合情合理,不悖常理,这里用于悖常理之事,使用对象不当 D“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说得极其诚恳可信,这里使用正确)

5.C(A主语“研究”与谓语“抢救和开掘”搭配不当 B结构混乱,第一个分句还没有说完,第二个分句就又更换了主语 D谓语残缺,应在“伺机”后加“从事”)

6.B(A一词多义造成歧义。炒鱿鱼“解雇/炒制鱿鱼这道菜 C句中停顿造成歧义。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山东人,才能上领奖台 D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他的哥哥弟弟“到底是谁的,不能使人明确理解)

 

第二十套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阅    差   天   扪历井   不忍睹

B.懵    孔   憬   人影幢   摩肩接

C.杀    布   涂   拐弯角   厉兵

D.罪   职   武    买还珠   连篇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风烛残年   一暴十寒   鹬蚌相争,鱼人得利

B.羞窘   专心致志   饮鸠止渴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邂逅   缘木求鱼   怨天尤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汗颜   宣宾夺主   迫在眉睫   为渊趋鱼,为丛趋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文学作品的鉴赏       过多地从概念上去推求,       注重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

②创业是人生的一份纪念,也是一个民族的       之歌。

③我认为,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       赡养父母的义务

A.不必/而应   行进   推脱   B.不是/而是   行进   推托

C.不是/而应   进行   推托   D.不必/而是   进行   推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果因为有一个球员登陆意甲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足球的水平足以和欧洲球队抗衡的话,那就是目光短浅了。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B.现在各种渠道发布的养生保健的信息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还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有的甚至留下一团迷雾,叫人不知怎么办才合适。

C.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D.谈起当地的风土人情,小张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就连在场的民俗研究专家也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零公里汽车,是指出厂后直接销出或经专用运输车送到销售商手中,其行驶里程几乎为零。

B.人脑库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对人脑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水平。

C.在许多非常情况下,纪律是很难管住生命和生理需要的,只有崇高的信仰才可抑制非分的欲望和非礼的行为。

D.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是避免吃一堑、长一智,重蹈覆辙的前提,一个人要想少犯错误,必须做到这一点。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小李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不过三五天,许多人还不认识。

B.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向反对哥哥袒护妹妹。

C.这位英雄的母亲戎冠秀讲述了她感人的事迹。

D.软科学的优势和作用并非没有受到普遍重视。

 

第二十套答案

1.B(A. cān cēn cān shēn cǎn B. dǒng tóng chóng chuáng zhǒng C. mǒ mā mǒ mò mò D.赎shú,余读dú) 2.C(A.渔 D.喧) 3.A 4.B(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5.C(A. “手中”后加“的汽车”。B.“进入了崭新的水平”不搭配。 D.“避免”移到“重蹈覆辙”前) 6.D

 

第二十一套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酬(yīng)   折(cuò)   闭门造(chē)

B.铙(bó)     愿(suì)   弹相庆(guān)

C.偻(jū)     湖(pō)    深思虑(shóu)

D.结(zhēng) 城(huán)   针(biǎn)时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贫脊   虚与委蛇   融资   惨淡经营

B.屏弃   肺腹之言   顷斜   胜卷在握

C.中肯   落霞孤骛   布署   何啻天壤

D.人闱   依马可待   萍踪   纵横捭阖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古诗中有许多惯用的意象,它们表达的       已经约定俗成,如“杨柳”表惜别怀远,“归雁”表游子思乡……

[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盘”上阴影的       。

[3]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       着学术,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 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A.含义   疑窦   侵蚀    B.蕴含   疑虑   侵蚀

C.含义   疑虑   侵袭    D.蕴含   疑窦   侵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孟子心胸宽阔提倡同众人一起做好事,这种与人为善的观念至今仍具有号召力。

B.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C.有的学科为提早开始复习备考拼命抢进度,校方应立即制止这寅吃卯粮的作法。

D.腐败分子李真依仗权势摆出人莫予毒的派头抗拒纪检部门的调查,结果罪上加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B.土耳其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国家,海湾地区战争频仍迟滞了发展势头,瞻望前景忧心忡忡是很自然的。

C.“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不仅在政治与科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中国“航天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宋诗选注》成功地运用了“多元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促进我国的“比较文学”有推动作用,示范性很强。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         ,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        ,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1]水渗入了人的灵魂,合成人血肉之驱

[2]水在合成人血肉之驱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3]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4]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

A.[1][3] B.[2][4] C.[1][4] D.[2][3]

 

第二十一套答案

1.B(A项,应,应读“yìng”。C项,佝,应读“gōu”,熟,应读“shú”。D项,垣,应读“yuán”;砭应读“biān”。)

2.C(A项,贫脊,应为“贫瘠”。B项,肺腹,应为“肺腑”;顷斜,应为“倾斜”;胜卷,应为“胜券”。C项,孤骛,应为“孤鹜”;布署,应为“部署”。D项,依马可待,应为“倚马可待”。)

3.A([1]蕴含,动词不宜作“表达”的宾语。[2]疑窦:可疑之点。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合语境。[3]侵袭,从过程与后果上讲,都弱于“侵蚀”,用在这里不甚达意。)4.C(“寅吃卯粮”乃因入不敷出而为;本句所言是“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5.C(A句,“对事物错误的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说法绝对化;“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词语不搭配,应在“警惕”后面加“坠入”一词,并删去“的误区”三个字。B句,语意跳脱,陈述对象不清晰。D句,“促进”与“推动”不搭配,“比较文学”后面有成分欠缺,“示范性很强”的位置也不妥。)

6.D([1]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4]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

www.ks5u.com

  (来源: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