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6 (习题课) 无机物的推断
1. 复习重点:
1、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元素(CL、Br、N、S、H、O、Si、Na、Mg、Al、Fe、Cu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是分析解决推断题的必备的基础知识。
2、 以网络的形式让学生自我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筑学生自我的知识框架
3、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框图题两大题型,解选择题要谨防题设的陷井。解框图题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特殊性质找到题眼后顺藤摸瓜,另一种是缩小范围后发散推理。
2.难点聚焦
1.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2.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NaHCO3=NaCl+CO2↑+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3H2O=Fe(OH)3↓+3HClO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
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2Fe2+ + 5ClO- + 5H2O = 2Fe(OH)3↓+Cl- + 4HClO
漂白粉遇亚硫酸酸盐:ClO-+SO32-=Cl-+SO42-
(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
(5)次氯酸钙中的Ca2+、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
Ca(ClO)2+Na2CO3=CaCO3↓+2NaClO
Ca(ClO)2+NaHCO3=CaCO3↓+HClO+NaClO
3.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
4.氧及其化合物相互联系
5.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二、
例1、(2003江苏高考)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
(2)、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加入氯气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Br― B、SO42― C、H2SO3 D、NH4+
答案(B)
点评:少数学生误选AB,这部分学生主要对溴水的颜色印象不深所致。
例2、(99全国高考)提示: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单 加稀酸L
![]() |
|||
![]() |
|||
在一定条
加NH3?H2O
件下反应 通空气
加固体NaOH
加过量
熔融
稀酸L
加强碱溶液
加水
加氨水
加强碱溶液
(1)、单质F是
(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
(4)、由C→E+F若改为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
答案:(1)H2 (2)4Fe2++8NH3?H2O+O2+2H2O==4Fe(OH)3↓+8NH4+或
Fe2++2NH3?H2O==Fe(OH)2↓+2NH4+ 4Fe(OH)2+O2+2H2O==4Fe(OH)3
(3)Al3+和Na+ (4)H2SO4或HNO3
点评:这道题较容易,但可以反映出一部分学生基础是否扎实,更重要的式测试同学们的解题习惯是否细心,如是否按要求答题,思考问题是否全面如第(3)问是否漏掉Na+。
例3、(97全国高考题)如图已知(1)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2)化合物F是不成盐的氧化物(3)单质D能与某些稀有气体反应:
高温反应(1)
高温反应(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