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押题卷
理综?全国卷
一.选择题
1.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汗腺细胞比胰岛B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心肌细胞比红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效应B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2.研究人员在室温条件下对实验小白鼠进行以下处理:切除甲鼠大脑皮层,破坏乙鼠下丘脑,其它结构保持完整。再把甲、乙组小鼠放到?
A.甲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能 B.甲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不能
C.甲、乙都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D.甲、乙都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3.下图表示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脲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表示的肯定是尿素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尿素在大约20分钟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4.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图2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
C.图3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指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D.图4表示的是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装置,正确的是A、B、C、D中的B图
5.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lO%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①大肠杆菌;②霉菌;③放线菌;④固氮细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6.Jerry Woodall教授经研究发生,含有95%的铝和5%的镓、铟及锡组成的新型合金与水能快速反应制得氢气,由于整个反应中,只消耗铝,而反应生成的Al2O3可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降低了制氢气的成本,而且方便快捷,这一发现将燃氢汽车的研发推向新的里程碑。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合金的几种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第ⅢA族
B.铝作为燃料,有资源丰富的优势
C.合金与水反应的总反应式为:2Al+3H2O=Al2O3 +3H2↑
D.合金中的镓、铟及锡对铝与水的反应起到催化作用。
7.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三倍。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X3YZ4
B.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可能为离子晶体
C.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
D.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分离除去乙醇中的水可用金属钠将水反应而除去。
B.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SO42-。
C.用银氨溶液鉴别盛乙醇、乙醛、甲酸甲酯的三瓶无标签溶液。
D.用品红试液检验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气体是CO2还是SO2。
9.下列离子共存的说法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通入大量NH3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H4+、Al3+、Cl-、SO42-
②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Fe3+、Mg2+、Cl-、SO42-
③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K+、CO32-、Na+、S2-
④NH4HCO3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共热:NH4++OH― ?NH3↑+H2O
⑤用食醋溶解水垢:CaCO3+2H+=Ca2++CO2↑+H2O Mg(OH)2+2H+=Mg2++2H2O
⑥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7:Ba2++2OH―+2H++SO42―=BaSO4↓+2H2O
⑦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2Fe3++Cu == 2Fe2++Cu2+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⑦ C.②④⑥⑦ D.③④⑥⑦
10.奥运会会标是五环旗,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
选项
蓝
黑
红
黄
绿
A
SiO2
CuSO4溶液
O2
NaOH溶液
Ag
B
O2
稀H2SO4
CO2
Fe
NaOH溶液
C
O2
稀H2SO4
Al(OH)3
NH3
NaOH
D
Mg
CO2
KOH溶液
Al
Fe2O3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
B.常温常压下,
C.0.1mol的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体积约为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12.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1gSO2、1gO2与2gSO2、2gO2,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前者大
B.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
C.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HI分解率不变,体积分数不变
D.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增大
13.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话题。香港地区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曾对十五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十一个样本中含有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是化工产品,具有较高毒性,高残留,且长期服用后,容易致癌、致畸,对人体有害。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孔雀石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孔雀石绿的分子式为C23H25N2
B.1 mol孔雀石绿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孔雀石绿属于芳香烃
D.孔雀石绿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示意图,上部是一个球形容器,里面有一定质量的空气,下部是一根细管,细管插入带色液体中,制作时先给球形容器微微加热,跑出一些空气,插入液体时,带色液体上升到管内某一高度.测量时球形容器与所测物质接触.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并保持不变,所测温度为t1时,管内液面在a位置,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Ek1,气体压强为p1,管内气体内能为E1.所测温度为t2时,管内液面在b位置,对应三个量分别为Ek2、p2、E2.由此可知( )
A.t1<t2 B.p1<p2
C.Ek1<Ek2 D.E1>E2
15.一人在游泳池的水面上游泳,看见他正下方的池底中有一条由红、黄、紫三种颜色并排组成的很窄的色带,当他继续缓慢前进时所见到的结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色带最先消失 B.黄色带最先消失
C.紫色带最先消失 D.三条色带同时消失
16.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探月之旅的轨道模拟图,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6倍,设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4倍,则“嫦娥一号”绕地球24小时轨道半径是绕月球12小时轨道半径的(轨道视为圆轨道)( )
A.倍 B.
倍
C.
倍 D.
倍
17.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电磁波(场)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其总功率达到3.8×1026W。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估算,单纯地由于这种辐射,太阳每秒钟减少的物质质量的数量级最接近于( )
A.
18.如图6所示,两物体A、B静止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另有两物体C、D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
、
和
、
两对等大反向的力分别同时作用在A、B和C、D上,经过相同时间后同时撤去作用力,以后A、B相碰并粘为一体,C、D相碰并粘为一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B的粘结体向右运动
B.当,CD的粘结体向右运动
C.不管A、B的质量关系如何,AB的粘结体将静止
D.不管C、D的质量关系如何,CD的粘结体将静止
19.一列简谐横波原来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经过时间t后变成图中虚线所示的波形.已知波向左传播,时间t小于1个周期,图中坐标为(12,2)的质点A,经时间t后振动状态传到质点B,则( )?
A.质点B的坐标为(2,3)
?B.质点B的坐标为(3,2)
?C.质点A在时间t内的路程为
?D.质点A在时间t内的路程为2cm
20.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材料制成圆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与斜面的交点是A,直径AB垂直于斜面,直径CD和MN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它们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刚好能静止于圆轨道内的A点,现对在A点的该点电荷施加一沿圆环切线方向的瞬时速度,使其恰能绕圆环完成圆周运动。下列对该点电荷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B点时动能最小
B.小球运动到D点时机械能最小
C.从A到B重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变化量与动能变化量之和
D.从A到B重力做的功小于电势能变化量与动能变化量之和
![]() |
21.在图甲、乙、丙三图中,除导体棒ab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图中的电容器
C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
计,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
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ab一个向右的初速度u0 ,在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的
最终运动状态是( )
A.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做匀速运动
B.甲、丙中ab棒最终将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
C.甲、丙中,ab棒最终将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
D.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静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8分)
(1).14.1)(4分)、读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①图8的读数为___ _ _cm. ②图9读数为_ ____ _cm。
(2)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R、一个2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 |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2.0
8.0
14.0
20.0
26.0
I(A)
1.00
0.50
0.34
0.25
0.20
①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为了有作图法来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若将
R作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则应取____________作为横
坐标。
③利用实验数据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正确的图象。
④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
内阻r= Ω;
23.(15分)考驾照需要进行路考,路考其中有一项是定点停车。路旁可以竖一标志杆,在车以V0的速度匀速行驶过程中,距标志杆的距离为s时,考官命令考员到标志杆停,考员立即刹车,车在恒定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已知车(包括车内的人)的质量为M,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车视为质点,求车停下时距标志杆的距离(说明V0与S、μ、g的关系)。
24.(19分)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3m/s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而与木盒相遇。求(取g=10m/s2)
(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