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1分)
一.选择题
1.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需( )
A. 测定环绕周期 B. 测定环绕半径 C. 测定行星的体积 D. 测定环绕线速度
2. 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
A.μ=tanθ B.μ=(1/2)tanθ C.μ=2tanθ D.μ与θ无关
3.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 )
A.a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
C.c球最先到达M点 D.b球和c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点
4.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速器.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中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D1,从动轮直径D2的位置上时,则主动轮转速n1,从动轮转速n2之间的关系是 ( )
A.
B.
C. D.
5.水平抛出一小球,t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Δt)秒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小球的初速度是( )
A. gΔt(cosθ1-cosθ2) B. gΔt(tanθ2-tanθ1)
C. gΔt/(cosθ1-cosθ2) D. gΔt/(tanθ2-tanθ1)
以下各题(6―9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6.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下图。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7.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竖直加速度器,如图所示.把轻弹簧上端用胶带固定在一块纸板上,让其自然下垂,在弹簧末端处的纸板上刻上水平线A.现把垫圈用胶带固定在弹簧的下端,在垫圈自由垂下处刻上水平线B,在B的下方刻一水平线C,使AB间距等于BC间距.假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
A.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B.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且方向向下
C.在C处,则质量为
D.在BC之间某处,则此时加速度器一定是在加速上升
8.如图所示,取稍长的细杆,其一端固定一枚铁钉,另一端用羽毛做一个尾翼,做成A、B两只“飞镖”,将一软木板挂在竖直墙壁上,作为镖靶。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同一处,将它们水平掷出,不计空气阻力,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B.B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比A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大
C.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长
D.A镖的质量一定比B镖的质量大
9.如图所示,质量为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物块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由于光滑固定导槽A、B的控制,该物块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水平力F拉动物块使其以速度v2(v2的方向与vl的方向垂直,沿y轴方向)沿槽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一象限,则其大小一定大于
B.若拉力F的方向在第二象限,则其大小可能小于
C.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其值为
D.若拉力F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此时F有最小值,
其值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9分)
二.实验和简答题 (共33分)
10.(4分)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这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如图所示,云层底面高h,探照灯以匀角速度ω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光束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θ时,此刻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等于 。
11.(6分)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
12.(23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受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1(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用精度为
(1)滑块的宽度d =_____________cm
![]() |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4)为了使测量更加准确,除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外,在不更换器材的基础上,还可采取的办法有:a._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b.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三.计算题(共56分)
13.(8分)
如图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支架,BC边水平放置,AC边竖直放置,∠ABC =
,AB及AC两边上分别套有用细线拴着的轻环P和质量为m的铜环Q,求当P、Q静止不动时,细线对P的拉力为多少?
14.
(10分)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L=
15. (8分) 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正圆。已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 (图示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的示意图)。求月球绕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T(因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故T恰是月球的自转周期)。
16.(8分)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有人说,如果鸵鸟能长出一副与身体大小成比例的翅膀,就能飞起来。生物学研究的结论得出:鸟的质量与鸟的体长立方成正比。鸟扇动翅膀,获得向上的举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 =
cSv2,式中S是翅膀展开后的面积,v为鸟的运动速度,c是比例常数。我们不妨以燕子和鸵鸟为例,假设鸵鸟能长出和燕子同样比例的大翅膀,已知燕子的最小飞行速度是
17. (10分)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同学们也对月球有了更多的关注.
⑴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⑵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18.(12分)质量为m=
拟题者:高三备课组 校对者:朱亚军 审阅者:周依群
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答案专页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分
复核
得分
批阅
二.实验和简答题(共33分)
10.(4分) 11.(6分) ,
12.(23分)(1) (2) (3)
(4)a b
三.计算题(共56分)
13.(8分)
14.(10分)
15.(8分)
16.(8分)
17.(10分)
18.(12分)
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B
D
AC
BC
AC
BD
二.实验和简答题(共33分)
10. 11. 平均速度
, 物体的末速度
12.(1)1.010 (2)1.0 2.5 (3)平均速度 滑块
(4)a 下移光电门2的位置或增大L b 增加木板的倾斜角或增大P点的高度h
三、计算题(共56分)
13. (8分) T=mg/cos
当P、Q静止不动时,P受到AB杆的弹力FN1和细绳的拉力FT作用,要使P平衡,则此二力必须共线,即细绳一定垂直于AB杆。FN1=FT
对于Q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求得:FT/=mg/cosα
14.(10分)解:(1)顺转时,由题意得
15.
(8分)因为月球总是一面向地球,故T恰好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月球转过(2π+θ)用了29.5天,故共转过2π只用
天,由地球公转知
天
16.(8分)
A. 燕子以最小速度飞行,举力等于重力
m
驼鸟展翅以最大速度奔跑,获得举力为F2 = cS2v22
驼鸟重力 F2
< m
17.(10分)⑴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G (1)
(2分)
mg = G
(2)
(2分)
解(1)(2)得:r = (3)
(1分)
⑵设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根据题意:
V0=g月t/2 (4) (2分)
g月 = GM月/r2 (5) (2分)
解(4)(5)得:M月 =2v0r2/Gt (6) (1分)
18.(12分)解:(1)对小物块,由A到B有
在B点
所以
(2)对小物块,由B到O有
其中
在O点
所以N=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
(3)物块沿斜面上滑:
所以
物块沿斜面下滑:
由机械能守恒知
小物块由C上升到最高点历时
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点历时
故
即
(4)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过程:
PA间的距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