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你手中的“错题本”
考试结束了,拿到卷子,很多人首先关注的是分数,而最不讨人喜欢的就是那些丢分的错题,埋怨、叹息、甚至遮掩,都不能改变已经的事实,那么如何对付这个“跑冒滴漏”的敌人呢?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错题,处置的好了,坏事也会变成好事,通过建立一个“错题本”,来会诊一下他所暴露出的问题,查缺补漏完善提高,说不定我们还会化敌为友呢。
那如何建好错题本呢?
“错题本”是指中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的册子,常见的“错题本”有三种类型: 一是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三是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但我认为,从最大化发挥错题本作用的角度来讲,仅仅做好上述这些事情是不够的,好的错题本他应该具备一下功能。
1、记录功能: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及错误的解答都抄下来, 原始存档。便于分析和警醒自己,这是前车之鉴。
2、会诊分析功能: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回忆自己当时的思路及想法,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章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 特别是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明确是答题失误,还是思维方法错误、知识错误、运算错误,这是建立错题本最为关键的步骤环节。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3、纠正预防功能:对错题的正确处理是强化学生学习薄弱的环节、清晰模糊的概念、纠正错误的知识点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迁移发散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错误是宝贝,因为错误才能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因为错题少或错误的原因简单而忽视它。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如果对待错误的态度不积极,或者缺乏理想的方式解决错误,错误会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发生,而且会经常重复发生。因此查缺补漏,针对错题原因,如概念模糊、理解不全面等要查找资料或课本,对理解不正确、准确、全面的知识,必须进一步学习理解消化,并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直至真正掌握,从源头上消除错题产生的土壤。
4、联想拓展功能:错题,不能只局限在这道题本身的错误,还应联想拓展到这种类型的。如初中物理R=U/I,是由I=U/R变形而来的,但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前者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表述导体的某一属性;而后者则表述了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三者关系。从数学形式上理解物理概念,而不考虑物理事实,如从R=U/I推知,电压等于零时,电阻也为零;由比例知识出现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错误概念,影响对电阻概念本质的理解。这种数学表达式与物理本质的差异区分不清类型错误,不止这一个案例,再联想拓展,我就会发现诸如ρ=m/v,从数学上可以得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此类错误等。从而制定对策:在正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物理内容时,一定要结合物理事实形成正确的概念,把数学表达式与物理本质有机地统一起来,拓展了纠错的影响面,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错题本还可以把评讲时老师扩展的一些此类易考、易错的题一并记录下来,可以在复习迎考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错题本”能改变学生对错误的态度,通过建立“错题本”,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是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夯实学习基础、创造优秀成绩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一定要建好自己手中的“错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