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2008―2009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码填写说明:准考证号码共九位,每位都体现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0
6
0
0
0
答题卡上科目栏内必须填涂考试科目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4分)
读右图,图中①②③表示北半球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随时间变化。完成下列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
B.乙表示
C.三地纬度可依次为40°N、66°N、30°N
D.①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小
2.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乙日期,③的昼长可能增大
B.在甲日期,③的昼长可能增大
C.在乙日期,②的昼夜更替周期可能增大
D.在甲日期,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增大
3.图示时间内南京地区正午旗杆影长变化正确的是 ( )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4―6题
4.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资源是 ( )
A.石油、天然气 B.煤矿
C.雨林 D.草场资源
5.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
A.能源供应紧张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上升
D.臭氧层空洞
6.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 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
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 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
读鲁尔区各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表示第二产业,b表示第三产业,c表示第一产业
B.1985年后,a产业就业人数迅速升高的原因是积极发展新兴工业
C.从1970年开始,b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的原因是鲁尔区经济一直处于衰落
D.199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达60% 以上
8.鲁尔区从1970年约220万人到1983年约195万人,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鲁尔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但招募了大量劳动力
B.鲁尔区因传统工业的衰落,有大量人口迁出
C.鲁尔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很高,但有大量人口迁往到南部斯图加特等地
D.既有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也有人口迁移影响
9.读不同人口增长方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人口增长属于甲增长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 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图例为城市化水平。回答10~12题。
10.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11.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40%以上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的说来,东部省份的城市人口比重高于西部省份
12.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C.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13.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 ( )
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倡导“养浩然之气”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存天理,灭人欲
⑤“和为贵” 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⑥
14.《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上述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经济的存在 B.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15.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对某书法家有段非常神奇的描述:“……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则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应是
( )
16.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 ( )
A.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17.19世纪末一位西方的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 )
①到北京看到市民们已经剪断辫子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沿京张铁路了解中国民情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8.某中学的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
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最恰当的,应该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9.《时代》是美国影响力量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覆盖面遍布全世界。自1923年创刊以来,《时代》就对报道中国有着
浓厚的兴趣。下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
片,毛泽东能够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 )
A.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引起中国社会巨变
B.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
振兴
C.他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20.“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王阳明
21.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