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江门市2009年高考第二模拟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出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自
A.汽车尾气中的“黑烟”会增加空气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B.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会加剧温室效应
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
D.工业上将石油蒸馏得到汽油,发生了化学变化
2.金属钛对人体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Ti和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i和Ti 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Ti和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
C.分别由Ti和Ti组成的金属钛单质物理性质相同
D.Ti16O2和Ti18O2互为同位素
3.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RTX-r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① Na+CO
该方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容易得多,其化学原理是: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B.新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C.在反应①中每生成
D.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4.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
2X(g)+Y(g) Z(g)
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容积变为
C.若增大压强,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5.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
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B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D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在含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2NA
C.
D. 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之比为2┱3
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①漂白粉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8.今年2月18日,广州市再度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70余人住院治疗。原因是食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而中毒,己知瘦肉精的结构如右图,则它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 酯化反应 ② 取代反应
③ 氧化反应 ④加成反应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酸钠是最简单的硅酸盐,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C.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D.含氯的漂白液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学科网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2OH―= Zn(OH)2
B.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 3e― + 5 OH― = FeO + 4H2O
D.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11.根据元素周期表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3-7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
B.短周期元素X、Y,若X、Y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X原子半径小于Y,当X (OH)n为强碱时,Y(OH)n必为强碱
C.短周期元素A、B,若A、B电子层数相同,且A原子半径小于B,当HnAOm为强酸时,B必为活泼非金属元素
D.
12.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 = 2Fe3++3H2O
B. 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HCO3-+ Ba2++OH- = BaCO3↓ + H2O
C. 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HSO3- = SO32- + H+
D.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13.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 中该溶质的pC=-lg1×10-3=3。
右图为H2CO3溶液的pC-pH图,在 pH=4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
A.H+、HCO3― 、CO32-
B.H+、CO32-
C.H+、HCO3―
D.CO32-、HCO3―
14.已知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5.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解于水,得到V mL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
ρg?cm-3,质量分数为ω,其中n(NH4+)为b mol。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中c(OH-)=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C.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大于0.5ω
16.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
B.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
C.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
D.Ⅲ在
17.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l0-18mol2?L-2;CuS:Ksp=1.3×10-36mol2?L-2;ZnS:Ksp=1.6×10-24mol2?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小于ZnS的溶解度
B.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1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 ×10-35mol?L-1
C.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Cu2++H2S=CuS↓+2H+不能发生
D.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做沉淀剂
18.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c(H+)=1×10-3 mol?L-1
B.0.1mol?L-
C.浓度均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则
c(A-)>c(HA)>c(Na+)>c(H+)>c(OH-)
D.由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A-)>c(OH-)>c(H+)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
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1)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3)B装置中试剂的化学式是 , C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是 。
(4)能证明乙同学观点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5) 若丙同学的观点正确,用上述装置通过B、C中质量的增加来定量测定沉淀的组成,该装置主要存在的缺点是 。
20.(12分)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 。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 、洗涤、灼烧、 、称量。
(5)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棒、烧杯、量筒、药匙、胶头滴管外,还需 。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6)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需服用含服_________mg含FeSO4?7H2O的片剂。
21.(12分)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SO42―、 HCO3― 三种离子中的两种或三种。为探究其组成,小明取出两份相同的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向另一份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设计合理实验,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实验,对小明的实验给出结论。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集气瓶、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lmol/L硫酸;2mol/L盐酸;2mol/L硝酸;lmol/L氯化钡、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蒸馏水。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l)提出假设:
假设 l :溶液中存在SO32―、SO42― 假设 2 :
假设 3 : 假设 4 :溶液中存在SO32―、SO42―、 HCO3―
(2) 基于假设4 , 设计出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步骤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
……
……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2.(11分)
在一容积为
N2(g)+3H2(g) 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 。
(2)该反应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向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23.(11分)
重晶石(BaSO4)难溶于水,要转化成BaCO3再制备其它钡盐。工业上一般采用高温煅烧还原法;实验室可以采用沉淀转化法。
高温煅烧还原法:
已知:Ba(s)+S(s)+2O2(g)=BaSO4(s);△H= -1473.2 kJ?mol-1
C(s)+O2(g)=CO(g);△H= -110.5 kJ?mol-1
Ba(s)+S(s)=BaS(s);△H= -460kJ?mol-1
(1)煅烧还原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经检验BaS的水溶液呈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沉淀转化法:
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处理多次,直到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BaSO4(s)+CO32?(aq)BaCO3(s)+SO42?(aq)(平衡常数K=0.042)
(3)现有0.20 mol BaSO4,每次用
(4)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用饱和Na2CO3溶液沉淀转化法的优点是 。
24.(12分)
减少SO2的排放、回收利用SO2是环保的重要课题。我国研究人员研制的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废渣高温焙烧产生的SO2,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
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Ca2+、Pb2+等其它金属离子。
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以及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见下图。
离子
离子半径(pm)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2+
74
7.6
9.7
Fe3+
64
2.7
3.7
Al3+
50
3.8
4.7
Mn2+
80
8.3
9.8
Pb2+
121
8.0
8.8
Ca2+
99
-
-
已知PbO2的氧化性强于MnO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 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pH,pH应调节至范围 ,
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
⑶ 阳离子吸附剂用于除去杂质金属离子。决定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是
(填写序号)。
a.溶液的pH b.金属离子的氧化性 c.金属离子的半径 d.吸附时间
⑷ 操作a包括 过程。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5.(9分)
下面是一种超高性能纤维M5纤维的合成路线(有些反应未注明条件):
请回答:
(1)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芳香族有机物是C的同分异构体,则这些芳香族有机物(不包含C)结构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4)写出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一个设计实验,证明A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按实验操作顺序,需要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做题,本题共10分,考生只可任选一题作答)
26.(10分)
某酯A的化学式为C9H10O2,且A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现测出A的1H-NMR谱图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2┱3。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写2种)。
(2)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按要求写出其中不含甲基且属于芳香酸的B的结构简式: 。
(3)已知C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不含甲基,且遇FeCl3溶液显紫色,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芳香醛,且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 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 。
②简述由C合成F的最合理方案的主要步骤
。
27.(10分)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电负性大小的值(以X表示):
元素
Li
Be
B
C
O
F
X 值
1.0
1.5
2.0
2.5
3.5
4.0
元素
Na
Al
Si
P
S
Cl
X 值
0.9
1.5
1.8
2.1
2.5
3.0
(1)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 ;
根据短周期元素的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 变化规律。
(2)由上述规律可以判断N元素的电负性大小范围是 <X(N)< 。
(3) CH3CHO分子中,-CH3中的碳原子采用 杂化方式,-CHO中的碳原子采取 杂化方式。
(4)O、S两种元素的氢化物都属于___________(填写晶体类型),试判断两种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 Ertl利用光电子
能谱证实:洁净铁(可用于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的
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右图为氮原子在铁的晶面上的单
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氮原子,灰色
球代表铁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铁表面上
N/Fe原子数比值为 。
江门市2009年高考第二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A
A
C
D
C
D
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D
C
B
C
C
CD
D
AD
AB
说明:非选择题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错、配平错,给0分;“↑”“↓”符号、条件等错漏扣一半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0分)
(1) Cu2++ CO32-+H2O= Cu(OH)2 ↓+CO2↑
或CO32-+H2OHCO3-+OH-,Cu2++2OH‑= Cu(OH)2 ↓ (2分)
(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2分)
(3)CuSO4、澄清石灰水 (各1分,共2分)
(4)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各1分,共2分)
(5) 实验结束后装置中残留的气体不能被吸收;装置中原有的空气有影响;石灰水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CO2。(2分,答任一点即可)
20.(12分)
(1)取少量滤液加入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1分),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1分),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1分)。 (共3分,合理即给分)
(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1分)
(3)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4+) (2分)
(4)过滤、冷却(各1分,共2分)
(5)①250mL容量瓶 (1分) ②b (1分)
(6) 69.5mg(2分)
21.(12分)
(l)假设2 :溶液中存在SO32―和HCO3―( 1分)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2和3顺序不限。)(1分)
(2)
步骤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的lmol/L氯化钡溶液并滴入其中(1分),充分反应,静置,然后将沉淀和上层清液分别装入另外的两支试管B、C中(1分)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或SO32―或两者都有(2分)
②
往装有沉淀的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2mol/L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1分)
沉淀部分溶解, 并产生气体. (1分)
品红褪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SO32―(1分)
③
往装有上层清液的试管C中加入2mol/L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分)
产生无色气泡, (1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3―(1分)
④
其它方案合理给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2.(11分)
(1)(2分) C(NH3)(mol?L-1)
(2)50% (2分)
(3)a、c (2分,答对1个1分,多选、选错为0分)
(4)向正反应方向(1分);不变(1分)
(5)(3分)如右图:
23.(11分)
(1)BaSO4(s)+4C(s)= BaS(s)+4CO(g);△H=+571.2 kJ•mol-1 (2分)
(2)S2- + H2O HS- + OH-(2分)
(3)解:设每次用1.00L 2.0 mol•L-1饱和Na2CO3溶液能处理xmol BaSO4
BaSO4+CO32-=BaCO3+SO42-
(2.0-x) mol•L-1 x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