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在做“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___mm ;
(2)设计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金属丝的电阻,根据乙图将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
(3)闭合电键前,丙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闭合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电流的值,在坐标纸上作出U-I图像如图丁所示,则可求得电阻丝的R=___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测得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为L,则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___(用R、d、L表示)根据图乙电路测金属丝的电阻,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倜大”或“偏小”)
【答案】0.855 见解析 左 50 小
【解析】
本题考查“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
(1)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固定刻度示数为0.5mm,
可动刻度示数为35.5×0.01mm=0.355mm
螺旋测微器示数为0.5mm+0.355mm=0.855mm
(2)如图所示
(3)闭合电键前,丙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左端,以保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以保护电路原件;由图乙求得金属丝的电阻;金属丝的电阻率
;由于安培表外接,因此测得的电阻偏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同学各自画了以下力的图,图中F1、F2是用两把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各自的拉力,F′是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拉力;画出了F1、F2、F′的图示,以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画平行四边形,以F1、F2交点为起点的对角线用F表示,在以下四幅图中,只有一幅图是合理的,这幅图是______
(2)在做完实验后,某同学将其实验操作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如下几条体会,你认为他的体会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两根细绳套必须等长 |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的示数要相同 |
C.若F1、F2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 N,则合力的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 N |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图示F′不完全重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
【题目】要测绘额定电压为2 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3.0 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0~3.0 V,内阻约2 kΩ)
C.电压表V2(量程0~15.0 V,内阻约6 kΩ)
D.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1 Ω)
E.电流表A2(量程0~100 mA,内阻约2 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 kΩ)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序号)
(2)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画在下面的虚线框中。
(_______)
(3)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坐标系中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I/A | 0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 | 0.20 | 0.40 | 0.6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_______)
(4)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 W。(保留两位小数)
(5)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电阻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