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
(1)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2)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按住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一条带有点列的纸带。
(3)在获得的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A,B,C,…。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S3,…。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若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t= s。
(2)设纸带上五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 3和S 4。加速度a可用S1、S4和△t表示为a= ;VB可用S1、S2和△t表示为VB= 。
(3)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所得纸带上的S1、S2、S 3和S 4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 cm,S2= cm,S4= c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VB= m/s(计算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1)△t= 0.02s (2) VB=
(3)S1=" 1.68-1.70" cm S2=" 2.40-2.42" cm
S4=" 3.88-3.90" cm a=" 0.735" m/s2 VB=" 0.205" m/s
解析试题分析:(1)打点时间间隔据打点周期与打点频率关系有:。(2)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得加速度为:
,
;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3)据图读得:S1=" 1.68-1.70" cm,S2=" 2.40-2.42" cm ,S4=" 3.88-3.90" cm,代入数据求得加速度为:a=" 0.735" m/s2,B点的瞬时速度为:VB=" 0.205" m/s。
考点:本题考查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并通过改变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
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
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
A.时钟; | B.秒表; | C.天平; | 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56/a/rkvwq.png)
③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m;当地g= m/s2
(9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不改变拉力,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其中第3组数据还未算出加速度,但对应组已打出了纸带,如图1所示(长度单位:cm),图中各点为计数点(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
①请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缺少的加速度值并填入答题卷中(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②为了直观反映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请在图2坐标中建立合适的坐标量,将表中各组数据用小黑点(或小叉)描述在坐标纸上,并作出平滑的图线。
③该实验小组接着又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的关系。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
在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以下) |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
D.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15 kΩ) |
F.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用序号表示).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e8/5/15kba4.png)
(3)试将图所示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5d/c/1wq4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