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果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的
B.铀核U衰变为铅核的过程,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
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光的强度太小
E.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C的1/4,已知C的半衰期为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越11460年

BCE

解析试题分析: 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A错误;根据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一次β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得铀核(U)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故B正确;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任意两个能级间跃迁一次,共能辐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 要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必须用能量更大,即频率更高的粒子.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频率小.故D错误;设原来C的质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其中n为发生半衰期的次数,由题意可知剩余质量为原来的,故n=2,所以死亡时间为:2×5700=11400年,E正确.
考点:考查了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