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能产生光电子 |
CD
解析试题分析: 无论光强多强,光照时间多长,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无论光强多强,光照时间多长,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则遏止电压越大,故C正确;无论光强多弱,光照时间多短,只要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考点: 光电效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以下关于偏振片和增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D立体电影充分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
B.为减小光在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 |
C.照相机的增透膜厚度通常为光在该薄膜介质中波长的一半 |
D.拍摄水下景物时,为减小光在水面处的反射,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增透膜 |
用一束紫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紫外线照射 | B.改用红外线照射 |
C.延长紫光的照射时间 | D.增大紫光的照射强度 |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
B.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短,可利用它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 |
C.γ射线的贯穿本领比β粒子的强,可利用它检查金属内部伤痕 |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 |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1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A.波长 | B.频率 | C.能量 | D.动量 |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卢瑟福用实验得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
D.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测定年代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
B.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核外就失去一个电子 |
C.原子核放出β粒子后,转变成的新核所对应的元素是原来的同位素 |
D.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 |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 )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
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
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