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8/44/3ad41d0c.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8/44/3ad41d0c.png)
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 B、(s6-s1)等于(s2-s1)的6倍 |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xm-xn=(m-n)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如果先放纸带再开电源就会出现纸带上只有一小段有点,其余的纸带长度没有利用起来;故A正确.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与xm-xn=(m-n)aT2
可得:xm-xn=(m-n)△x
即:(S6-S1)=5△x,(S2-S1)=△x;故B错误.
CD、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B=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与xm-xn=(m-n)aT2
可得:xm-xn=(m-n)△x
即:(S6-S1)=5△x,(S2-S1)=△x;故B错误.
CD、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B=
s2+s3 |
2T |
故选:AC.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改变 |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 | D、以额定功率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加速度是恒定的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瞬时速度 | B、位移 | C、加速度 | D、平均速度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6/42/f27d4f5a.png)
A、
| ||
B、
| ||
C、
| ||
D、
|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直流电源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说法中无益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 C、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适当大些 | D、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10/3/6be7ff1c.png)
A、10Hz | B、20Hz | C、30Hz | D、40Hz |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到2公里高度时实现姿态控制和高度判断,转入变推力主发动机指向正下方的姿态,2公里以下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进行自由下落着陆成功.若已知月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面重量加速度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着陆器高度下降到100m之前机械能在减小,100m之后机械能不变 | B、嫦娥三号着陆器悬停时发动机不需要工作 | C、嫦娥三号着陆器落到月面时的速度约3.6m/s | D、嫦娥三号着陆器还可以利用降落伞来实现软着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