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如图的装置中,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表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甲乙两物体,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α=60°.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振动,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动.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1kg,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悬绳的拉力大小;
(2)甲物体的质量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
分析:当乙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拉力最小,此时甲物体有沿斜面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当乙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拉力最大,此时甲物体有沿斜面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列出表达式,求出甲物体的质量和最大静摩擦力.
解答:解析:(1)设乙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绳子上的弹力为FT1
对乙物体FT1=mgcosα=5 N
当乙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绳子上的弹力为FT2
对乙物体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l(1-cosα)=
1
2
mv2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FT2-mg=m
v2
l

得:FT2=mg(3-2cosα)=20 N.
(2)设甲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乙在最高点时甲体恰好不下滑,
有:Mgsinθ=Ff+F1
得:Mgsinθ=Ff+mgcosα
乙在最低点时甲物体恰好不上滑,有:
Mgsinθ+Ff=FT2
得:Mgsinθ+Ff=mg(3-2cosα)
可解得:M=
m(3-cosα)
2sinθ
=2.5 kg
Ff=
3
2
mg(1-cosα)=7.5 N.
答案:(1)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悬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5 N 和20 N 
(2)甲物体的质量2.5 kg,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7.5 N.
点评:本题是动能定理和动力学结合的问题,关键找出两个临界状态.在两个临界状态下甲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 I)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0
200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弹簧自身所受重力
弹簧自身所受重力
造成的;
( II)如图2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将小铁球P、Q分别吸到电磁铁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以相同的初速度从轨道M、N下端口射出,实验结果是两小球同时到达E处,发生碰撞.现在多次增加或减小轨道M口离水平面BE的高度(即只改变P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竖直分量大小),再进行实验的结果是:
试分析回答该实验现象说明了:①
总是发生碰撞
总是发生碰撞
,②
P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P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③
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 III) (1)关于图2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误差就越小
B.实验时必须称出重锤的质量
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
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
(2)图3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B.vN=
xn+xn+1
2T

C.vN=
dn+1-dn-1
2T
     D.vN=gn-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