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在汤姆孙发现电子后,对于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模型,最后他们认定: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电子绕正电荷旋转.此模型称原子的有核模型.最先提出原子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他所根据的实验是 .(2)写出下列两个核反应的反应方程
Al(铝核)俘获一个α粒子后放出一个中子. α粒子轰击N(氮核)放出一个质子. .
【答案】分析: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核反应方程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判断生成物.
解答:解:(1)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2)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713Al+42He→3015P+1n,147N+42He→11H+178O
答案为:(1)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2)2713Al+42He→3015P+1n,147N+42He→11H+178O
点评:熟记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能熟练应用守恒原理配平核反应方程.
解答:解:(1)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2)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713Al+42He→3015P+1n,147N+42He→11H+178O
答案为:(1)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2)2713Al+42He→3015P+1n,147N+42He→11H+178O
点评:熟记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能熟练应用守恒原理配平核反应方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97年汤姆孙发现电子后,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做了大量的探索。1907~1916年密立根用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某一数值e的整数倍,于是称这数值e为基本电荷。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当质量为m的微小带电油滴在两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两板间不加电压时,可以观察到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所用时间为t1;当两板间加电压U(上极板的电势高)时,可以观察到同一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且在时间t2内运动的距离与在时间t1内运动的距离相等。忽略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判断上述油滴的电性,要求说明理由;
(2)求上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
(3)在极板间照射X射线可以改变油滴的带电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测量油滴的电荷量。如此重复操作,测量出油滴的电荷量Qi,如下表所示。如果存在基本电荷,那么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j应为某一最小单位的整数倍,油滴电荷量的最大公约数(或油滴带电量之差的最大公约数)即为基本电荷e。请根据现有数据求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电荷量Qi(10-18C) |
0.95 |
1.10 |
1.41 |
1.57 |
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