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器件R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备用的仪器有:直流电源(12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0~10Ω)、电键、导线若干.

(1)在上图1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R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图中可看出,当电流超过某一数值后,其电阻迅速
增大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U/V 0.0 0.4 1.0 2.0 4.0 7.0 13.0
I/A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若R与标有“6V,9W”的灯泡串联后,接入直流电源两端,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时该电子器件两端的电压是
2.0
2.0
V,该直流电源的内阻是
2.7
2.7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1)由题目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应为分压接法;由于电阻较小,故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2)由表格中数据可在坐标轴中描出各点,再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即可;
(3)灯泡正常发光,则可求得电路中的电流,由坐标可查出对应的电压;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源的内电阻.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本实验应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b所示;
(2)由表格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将各点描于坐标轴中,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R的伏安特性曲线.图象如图c所示;
图象的斜率表示该器件的阻值,由图可知,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大,故说明电子器件的电阻增大;
(3)灯泡正常发光,故灯泡的电压为6V,电流I=
P
U
=
9
6
=1.5A;
由坐标中数据可知,电子器件两端的电压为2.0V;则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源内阻两端的电压U=12-2.0-6=4V,故内电阻r=
U
I
=
4
1.5
=2.7Ω;
故答案为:(1)如右图所示;(2)增大;(3)2.0;2.7.
点评:本题为探究性实验,解决实验要注意由题意明确实验的原理,并且结合已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实验题:
(I)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 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下图1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0.96
0.96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
9.5
9.5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 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重锤和纸带受到阻力作用,机械能有损失.
重锤和纸带受到阻力作用,机械能有损失.

(II)现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器件Rx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现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量程是0~0.6A,内阻是0.5Ω的电流表
B.量程是0~3A,内阻是0.1Ω的电流表
C.量程是0~3V,内阻是6kΩ的电压表
D.量程是0~15V,内阻是30kΩ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kΩ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10Ω的滑动变阻器
G.蓄电池(12V,内阻不计)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
B
B
,电压表应选用
D
D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F
F
(只填字母代号)
(2)如图所示是Rx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方框中(图3)画出实验电路图.
(3)若Rx与标有“6V,9W”的灯泡串联后,接入直流电源两端,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时该电子器件两端的电压是
2.0
2.0
V.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