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500匝和100匝,现将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200$\sqrt{2}$sin100πt(V),副线圈接上理想交流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如图所示.现在A、B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则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4$\sqrt{2}$Wb/s | |
B. | 若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则电压表的示数为40V | |
C. | 若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加 | |
D. | 若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
分析 根据变压器变压比公式得到输出电压,根据有效值定义求解电压有效值;电感器的感抗与频率成正比,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成反比.
解答 解:A、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输入电压最大值为200$\sqrt{2}$V,故平均每匝电压为0.4$\sqrt{2}$V,故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4$\sqrt{2}$Wb/s,故A正确;
B、输入电压为20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输出电压为40V;
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会过滤掉负半周电流,设电压表读数为U,则根据有效值定义,有:
$\frac{4{0}^{2}}{R}•\frac{T}{2}=\frac{{U}^{2}}{R}•T$,故U=10$\sqrt{2}$V,故B错误;
C、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容器容抗减小,故R分得的电压增加,电压表读数增加,故C正确;
D、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只提高交流电频率,感抗增加,故R分得的电压减小,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然后转化为恒定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不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单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③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单色光b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单色光a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 |
B. | 单色光c的波动性最显著 | |
C. | 单色光a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 | |
D. | 单色光c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
5.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长为L的光滑细杆AB的两个端点A、B被分别约束在x轴和y轴上运动,现让A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0匀速运动,已知杆AB与x轴的夹角为θ且P点为杆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 | |
B. | P点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 |
C. | 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v0tanθ,方向沿杆P指向A | |
D. | 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frac{{v}_{0}}{2sinθ}$,方向不一定沿杆 |
2.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初态(p0、V0、T0)先经等压变化使温度上升到$\frac{3}{2}$T0,再经等容变化使压强减小到$\frac{1}{2}$p0,则气体最后状态为( )
A. | $\frac{1}{2}$p0、V0、$\frac{3}{2}$T0 | B. | $\frac{1}{2}$p0、$\frac{3}{2}$V0、$\frac{3}{4}$T0 | C. | $\frac{1}{2}$p0、V0、$\frac{3}{4}$T0 | D. | $\frac{1}{2}$p0、$\frac{3}{2}$V0、T0 |
19.下列宏观过程中不能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的是( )
A. | 大米和小米混合后小米能自发地填充到大米空隙中,而经过一段时间大米、小米不会自动分开 | |
B. |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会均匀扩散到整杯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墨水和清水不会自动分开 | |
C. | 冬季的夜晚,放在室外的物体随气温的降低,不会由内能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而动起来 | |
D. | 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完善,最终也不会使汽车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某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氢原子跃迁最多能释放3种频率的光子 | |
B. | 该氢原子跃迁最多能释放6种频率的光子 | |
C. | 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12eV,则该氢原子跃迁释放的光子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
D. | 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12eV,则该氢原子跃迁释放的光子不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3.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
A. | 一样大 | B. | 水平抛的最大 | C. | 斜向上抛的最大 | D. | 斜向下抛的最大 |